交了宽带年费不下载不是冤大头吗
高速上网致下载强迫症
□ 本报记者 吴凌南
电脑虽然让信息交流更方便、更快捷,但过分依赖电脑可能患上强迫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如下载强迫症。据报道,心理医生曾接诊过有下载强迫症症状的患者,他们一般都只是知道“我想要”,可是不在乎要什么,只要硬盘里不断地有东西进来就行了。
交费不下载很冤枉
张先生是IT界的精英,整天和网络打交道,上班电脑办公,下班坐车手机上网,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下载电影,然后忙一些其它事情。一会又回到电脑前,看看下载页面,速度快,他就很开心,速度慢,他就很烦躁,一直暂停、重开、暂停、重开,一个还没下载完,就迫不及待寻找下一个下载目标。
“我交了宽带年费,高速上网感觉很好,如果不下载总是感觉浪费了那些钱,成了冤大头。其实我下载的电影也很少看。整个硬盘都是,有一些还没看就删掉了,太多的就刻成光盘放着,也许有一天断网了,我就可以拿出来看看。有时候整个晚上不停地下载,几秒钟看一下。”张先生说,自己也感觉挺累的,可就是控制不住。
消除暗示转移注意
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王永红介绍,张先生患下载强迫症,许多经常上网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他们可能沉迷音乐下载或游戏下载,所以每天打开浏览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每个资源站、论坛都看一遍,然后运行迅雷、电驴、纳米盘;一旦打开电脑上网就总在下载有时想要控制下载欲望,但心里总是觉得不下载就浪费上网的宽带,所以一天总得把那些网站看好几遍,以便下载到最新的资源。
心理学中常涉及到“心理暗示”这一概念,具体的解释就是,如果感觉自己的状况属于强迫症,就会与真正的强迫症相比较,当出现重合部分时,心理暗示开始发挥作用,潜意识告诉自己;我的症状是强迫症,我患了强迫症。长此以往,本来没有下载强迫症的人可能最终变成真正的强迫症患者。
王永红提醒,适度控制下载行为,以免患下载强迫症。她说,有下载强迫症的网民,可咨询心理医生进行行为治疗。当想要下载时,转移注意力,选择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事,如:散步、运动、读书、听音乐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