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鲜食”门道多
□ 本报记者 吴燕玉 文/图
7214
气温高,空气潮湿,食品易腐烂。经常去超市选购食品,一些细心的主妇总能发现在超市中淘到“新鲜”食品的门道,也有些心急的买到快过期的食品却不知情。记者走访了福州几个大型超市发现了不少问题,主妇选购食品不小心还真不行。
食品上架“潜规则”
福州几个大超市摆放同类的食品都有“潜规则”,比如调味品、罐头、方便面等保质期较短的食品,一般在货架上都要摆很多层。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摆在最外面一层的一般都是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而里面则是刚生产不久的。消费者易拿到的地方食品离保质期较近,货架的最上层和最底层,消费者最不方便取的地方,往往是新近生产的食品。
记者在五四路一家超市看到,很多食品摆放的位置都遵守“潜规则”。比如,某品牌的冷冻水饺,冷柜里最上面要比最下面一袋的生产日期提早4天。好几箱酸奶叠放,搬开上面几箱看到,下面的酸奶生产日期比最上面那箱晚16天。一些即将过保质期的食品被消费者拿到的几率就大。因此,到大卖场冷藏柜台买食品,一定要仔细查看保质期。
不新鲜果蔬打包卖
在华林路一家超市果蔬区,一位女士东挑西捡盒装提子,最后到散装水果前选购,她说:“超市一般会把进口的水果和其他高档的水果包装出售,可是有时我也看到,超市工作人员将前一天甚至前几天卖不完的水果包装起来卖。这些水果很容易辨别出来,像提子,如果有伤痕,都是消费者挑选剩下的,这样的水果不新鲜。”
包装后排成一排的水果有提子、葡萄、山竹、圣女果等,记者仔细辨认,有的提子、葡萄、圣女果上确有些伤痕,而山竹有些蔫了。包装盒中稍好看的水果被放上面,不好的放底下。这些水果混在光鲜的水果中一起出售。不单水果如此,蔬菜也是如此,如隔天豆芽也经常被包装出售。
晚买果蔬较实惠
永辉超市屏山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8∶00-9∶00超市里购物者最少,但蔬菜、鲜肉类食以及海鲜食品早上上架,是最新鲜的。晚上8:00以后超市人最多,但很多食品,如海食品、豆制品等都不大新鲜了,开始打折促销。
她说,购买水果蔬菜的消费者比较多,所以水果和蔬菜都会不断补充,而且有些水果和蔬菜可存放两三天,因此也是比较新鲜,如萝卜、马铃薯、包菜、白菜和哈密瓜、芒果、苹果、西瓜、椰子……到了晚上购买打折促销的水果蔬菜还是很实惠的。
赠品注意保质期
不少主妇到超市购物总是经不起赠品的诱惑,把东西买回家后才发现赠品快到保质期了。如今很多商家经常“买二送一”、“买三送二”促销食品。除了捆绑牛奶,在方便面上捆绑火腿肠、麦片上捆绑面包等都是超市常用的促销手段。而消费者到家后,发现捆绑的赠品是快到期的食品。
小贴士>>
福州市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提醒,对超市自制食品,应尽量选择刚出锅的食品。超市的打折促销等活动主要在傍晚,对快要过期的食品,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大量购买。超市里人多,食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很不卫生,应尽量买袋装或有包装的食品。买任何食品时都要看标签,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观察包装是否破损。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不要买。
记者在东方百货附近的一家超市采访,见到多款酸奶整箱地捆绑在一起“买二送一”,但仔细一看,赠送的那箱酸奶离过期只剩5天。一位促销人员介绍,“一般的奶类食品过了保质期时间的一半,就开始促销了。越接近过期,促销力度就越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