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也有养壶能手

(2009-07-09 10:53:46)
标签:

80后

壶色

壶身

茶味

廖炜冰

福州

健康

分类: 健身休闲

80后也有养壶能手
玩壶就是养壶 养壶达到养心


7114

□ 本报记者 林锦旺
    “这个紫砂壶叫‘井栏’壶,由目前较为罕见的一种紫砂泥——鱼籽泥制成,是紫砂种类中‘光壶’的一种,我已经养了一个月了。”廖炜冰捧起一个刚刚泡了武夷老茶的紫砂壶。这个壶呈棕褐色,造型古朴,是他较喜欢的壶之一。
    廖炜冰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在他的办公桌及其对面橱柜上,除了书籍外,摆的最多的就是紫砂壶。他从2004年开始玩壶至今,手头上“中转”的紫砂壶不下200个,5年间买壶花费就有五六万元,目前有40多个正在把玩,相当一部分价值在万元以上。
    “玩壶就是养壶,养壶达到养心。”廖炜冰将这几年养壶经验归纳成一句话。


自己把玩 或是送人
    “在福州玩壶的有很多群体,我们这一群一共有5个人”,廖炜冰说,“除了我是80后,其他4人年龄都偏大,有的已经是10多年的老壶友了。”
    据了解,这4人中有的已经退休以“玩壶”为乐,有的是为投资而玩壶,“因为当一把壶在你手里养了一段时间后,再脱手卖掉价格将是原本的几倍。”
    廖炜冰养壶基本是亏本的,他养的紫砂壶不是送人就是自己把玩,“不到迫不得已时不会卖壶的”,他说。他有一把很喜欢的“供春壶”,有个朋友经常问是否将此壶脱手,他每次拒绝出售:“如果卖掉的话,我至少可以拿到2万元以上。”紫砂壶也会呼吸
    廖炜冰玩壶是从爱好喝茶开始的。有一次,他用从花鸟市场淘回的一个紫砂壶泡铁观音,发现味道本来是最浓郁的第一泡居然毫无茶味,朋友告诉他这是由于紫砂具有吸附性,能够将吸收茶味。自此以后,他就对紫砂壶产生了兴趣。
    刚开始他购买的是商品壶,但“经常被宰”,慢慢地发现品质较高的紫砂往往是工艺壶,即某工艺师个人作品,它们会随着工艺师的名气增大而增值,更重要的是融入了工艺师个人的风格。
    廖炜冰说着,从橱柜上取下一把“画壶”(即壶身刻着国画或诗词的紫砂壶),壶身描画的是一幅“望庐山瀑布”,瀑布下有个人抬头仰望,画旁还刻有诗歌。廖炜冰将开水注入该壶,盖上壶盖,不一会儿,记者发现壶身的“山水画”起了明显变化:倾泻的瀑布更加明显了,诗歌的文字好像更加凸出。
    接着,他为记者展示另一把壶的奥妙。这是一把朱泥制的紫砂壶,壶色暗红,他又注入开水,记者发现,壶色慢慢明朗起来,从暗红色变成朱红色。
    “每个紫砂壶都有灵感,也会呼吸,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样。”廖炜冰总结。


每个壶只喝一种茶
    廖炜冰介绍,一些壶友存在着类似的养壶误区:用“茶来泡壶”,也就是壶中放茶叶,再冲入开水,浸泡几分钟,将茶水倒掉,再冲开水。有的人甚至用上千元一斤的茶叶泡壶,不论茶叶品种,乌龙茶、绿茶、花茶等泡同一个壶。
    他认为,正确的养壶方式是壶泡茶,而且一个茶壶只泡一种茶,泡茶之后一定不能将茶叶残留壶中。这是因为:其一,紫砂壶具有吸附性,用来泡多种茶,养一段时间后,空壶冲入白开水,倒出来的液体由于混合各种茶味而变成怪味,但如果只用一种茶叶,冲出的液体就只带一种茶叶的香味;其二,茶叶在壶中放久了会生茶垢,这时紫砂壶“吃”的也是茶垢,这是一种茶碱,用这种壶泡出来的茶往往带着一种馊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