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55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鸦大叔”与“小麻雀”

(2008-11-18 14:21:35)
标签:

爱情故事

罗晓燕

何源清

情感

分类: 婚恋情诉

开栏语>>   

    从红毯一端走到另一端,短短的距离却承载着长长的记忆,有欢笑、有尴尬、有泪水。“爱情贴吧”记录真实的恋爱故事,为爱情锦上添花。多年之后重温浪漫,浮现那情愫萌动的岁月。如果您愿意把您的爱情故事和大家分享,可加QQ:962806230或来电(0591)87817120联系我们。

“乌鸦大叔”与“小麻雀”

2008年10月16日 12版
□ 本报记者 文心 文/图

    “乌鸦大叔”和“小麻雀”是他们给对方起的“昵称”。2006年11月他们在榕城认识,当时源清还是特警,晚上在交通要道站岗。每次燕去找他的时候,总能远远地看见他穿着黑色警服在电线杆底下徘徊,“像极了停靠的乌鸦。”从那时开始“乌鸦大叔”便成了燕对他的称呼。燕“糗”了他,他也不甘示弱。源清说燕很健谈,总有说不完的话,就像个不停唧唧喳喳的“小麻雀”。

“不浪漫的他 感动了我”
    第一次约会,源清就出了糗。那天他们相约去登鼓山,一路下来他又是提包,又是买水,可谓绅士风度尽显。没想到在接下来的吃饭环节中,他却划上一大“败笔”。他们来到牛排店,餐饮上齐后,源清却愣头愣脑地问:“哪边手拿刀,哪边手拿叉呀?”这一问让他的身上赫然盖上了“土人”字样的印章。燕心里偷笑堂堂一个80后竟不会用刀叉。原来,他一直觉得中国菜最好吃,从没进过西餐厅。而他成为“土人”的瞬间,燕依稀察觉到这是个踏实的男人。
    “我每次过生日,他总要问我要什么。”到现在,源清还是不知道该买什么才能讨燕的欢心,在她眼里,他真的算不上浪漫。但是正是这不浪漫的人,给了她无数的感动。
    燕自称是褒电话粥的高手,尤其和他有聊不完的话题。他们习惯在深夜开“褒”。源清当时住在集体宿舍,为了不打扰舍友,“褒粥”时他总要到天台去,常常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最长的一次是从晚上12点聊到凌晨4点。燕说想起当时的情况难免愧疚。源清对此从来不曾抱怨:“不觉得累啊。没话讲的时候,可以当倾听者嘛。”
    从新店到台江,再从台江到新店。自从燕轮岗后,源清几乎每天送她上班。那是2007年9月,燕轮岗到新学校,他自告奋勇当起“车夫”。每天早晨6:40准时骑摩托车到台江区燕家接她。来回2个小时,风雨无阻。而他当时上的是晚班,每天晚上11点后才能到家。就这样整整持续了2个月。直到11月的某天早晨,燕看到双颊被冻得通红的他,心疼不已,才坚决不让他再接送了。
    燕说,他的关心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每次过马路的时候,他都会紧紧牵着她,像卫士一样护送。“我真的被感动了。”燕如是说。

“习惯了她上的‘必修课’”
    有人戏言,枕边的呼噜声听久了会习惯,没了反而不自在。在这对新人之间,已然有了许多“习惯”。
     “啊,皮肤越来越好了,嘻嘻。”燕前倾着身子,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搔手弄姿”还不断喃喃自语。源清则待在一旁观戏般看着她。怎么能孤芳自赏这么久?“哎呀!”经过走廊时,他被燕猛地一把拽了过去。燕笑嘻嘻:“来,一起照照,摆个Pose嘛!”他知道,“拷问”又来了。燕:“你喜欢我哪一点呢?漂亮还是可爱?”源清:“都喜欢啊。”燕:“那是漂亮多一点,还是可爱多一点呢?”源清:“可爱吧,可爱吧。”这样的情节和对白几乎三五天就要上演一次,源清称它为每周一练的“必修课”。
    午夜时分,源清的电话响了,狂侃一阵后,只听他开始引吭高歌。《白色恋人》、《两只恋人》、《爱情》,这几首流行歌曲时常在他宿舍的天台上回响。当初他的歌声撼动了芳心,如今他成为她的“点唱机”。
    每逢台风,他都要值班到凌晨。那时他总会等待着她的问候,而他的等待从未落空。“有没有淋雨?有没有多穿衣服?”简单的问候在他的心里成为强劲的暖流。
    为他买衣服,煮面条给他吃,对他撒娇,这些琐事像珍珠一样,一颗一颗串成了他对她的依“链”。

真情对话
罗晓燕
心目中的他:体贴、踏实、搞笑,是我最好欺负的对象。
我想对他说:勾勾手,手牵手,一辈子开开心心过日子。
他最吸引我:可爱的小虎牙,有神的眼睛,体贴。
何源清
心目中的她:健谈、可爱纯真。
我想对她说:无论富贵、贫贱,我们都能一起幸福地共度一生。
她最吸引我:相貌、可爱的性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