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双蒸博物馆,“发酵”着的儒林人文精神

标签:
九江双蒸博物馆儒林人文精神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九江双蒸博物馆,“发酵”着的儒林人文精神
“遥知天涯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那天随都市网采风团到九江酒厂,感觉就象回到家的一样。因为,那里是我离开家乡前第一个工作的地方,虽然只是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因为那里有我当年的同事、前辈、朋友,也因策划与宣传工作的需要,又多次回到那个地方。近些年因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与活动范围与以前有所不同,就少了与酒厂的联系。前些时候就听说他们搞了个“九江双蒸博物馆”,深感欣喜与自豪。但这次故地重游,除了浓浓的情感有增无减和看到博物馆里还有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之外,对“九江双蒸博物馆”的构建总觉得还有点点的欠缺,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九江双蒸博物馆”其实就坐落在九江酒厂的厂区内,据介绍是属于九江酒主持建设的企业文化“博物馆”,所展示的主要是“九江酒”的历史、发展与传统生产的模拟场景。当然,在这个展示的背后,也隐喻了九江酒厂与时俱进,开拓向前,锲而不舍的企业精神。据说已成为了九江酒厂企业文化的美好缩影,同时也是“远航”企业和九江镇的一张企业名片和文化名片。
如果定位是“博物馆”而非企业文化展览场所的话,那么,当博物馆融入了都市人群的生活,就必须要能够唤起他们对本土文化传统的热爱激情,使人们在这种不知不觉的熏陶中改变自己的心灵结构,形成一种具有明显精神特征的都市文化人群,这,或许就是博物馆应有的凝聚效应吧。在西方,博物馆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最基本的实体。回过头来看看“九江双蒸博物馆”,或许真的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九江和整个珠江三角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有着百年以上辉煌儒林历史与酒文化,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与之“发酵”的人文氛围,家乡人可以更有信心,添柴加火,推波助澜,改善之、增添之、让文化产生无穷的活力。
九江,在清代已是著名的酒乡。“巷巷有酒坊,街街有酒店,人人论酒经”便是当年九江处处佳酿,十里之外闻其香的写照。酒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过程,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轨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清代诗人曾恕品罢九江双蒸,诗兴大发,吟出了“垂竿布网闲中事,庆举双蒸醉月明”的千古佳句。一代岭南大儒 朱九江先生的“喜得儒林陈佳酿,助吾茅舍款嘉宾”更是道出了九江人喜酒爱酒的情怀。
近百年来,珠三角地区逢年过节、男婚女嫁、庆生祭祖、宴请飨客、洗尘饯行、贺喜消愁、祛病延年等,都与九江米酒结缘。九江人逢添丁必“开酒”、满月要“煮酒”、贺礼曰“担酒”、回敬谓“回酒 ”。从达官富贤的佳酿到民间酒坊,从玉冰烧到双蒸三蒸,从诗人情怀到文人酒缘,九江酒那香醇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逸士,倾倒了多少学者风流。从珠江三角洲的乡镇到凡是有九江人的世界各地,九江酒“家乡水”那玉洁冰清的香醇,经盛衰而无废,历百年而作珍,已成了乡人的集体记忆与家居必备。
香飘四海,厚德载物。传统的九江酒文化在大转型的时代,也开始走出了深巷。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不嗜酒而又懂得珍藏酒、欣赏酒的男人,往往浪漫而又节制。今天,“九江双蒸博物馆”所珍藏的传统九江酒文化,理应也是浪漫的、诗意的和香醇的。尽管目前的样子还是有些粗糙,有些片面,更欠精雕细刻与物物互动、人物互动,但这并不妨碍她的雀跃与尝试,并不妨碍她从青春年少走向成熟。
不要以为我在这里对“九江双蒸博物馆”说三道四,其实是爱之越深,情之越深,越是实话实说罢了,就如“酒逢知己千杯少”那样。对家乡,对“家乡水”的那份真诚,那份情谊,那份执着,那份相惜,始终如一。
“九江双蒸博物馆”其实就坐落在九江酒厂的厂区内,据介绍是属于九江酒主持建设的企业文化“博物馆”。
九江双蒸博物馆”所展示的主要是“九江酒”的历史、发展与传统生产的模拟场景。
酒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这里,更见证着九江文明的轨迹。
一代岭南大儒朱九江先生的“喜得儒林陈佳酿,助吾茅舍款嘉宾”更是道出了九江人喜酒爱酒的情怀。
在这个展示的背后,也隐喻了九江酒厂与时俱进,开拓向前,锲而不舍的企业精神。
这次故地重游,除了浓浓的情感有增无减外,看到博物馆里还有自己早年的作品,深感自豪。
这也我早年的作品之一,我自己都已经找不到的了,意想不到的是,被收藏在这个博物馆里。
记得当年在做这本画册的时候,曾在其内写道:以历史悠久见其真,以品牌优胜扬其美。“远航”飘香,情谊“酒”存。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九江双蒸酒、九江醇旧三蒸酒、滴珠糯米酒已行销珠三角和南洋、欧美等地,沿至今日,更负盛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全须一饮三百杯。
“巷巷有酒坊,街街有酒店,人人论酒经”便是当年九江处处佳酿,十里之外闻其香的写照。
“遥知天涯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九江酒,家乡水,从远古走来,从现在走向未来。
当博物馆融入了都市人群的生活,就必须要能够唤起他们对本土文化传统的热爱激情,使人们在这种不知不觉的熏陶中改变自己的心灵结构。
九江和整个珠江三角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有着百年以上辉煌儒林历史与酒文化,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与之“发酵”的人文氛围。
“九江双蒸博物馆”内以情景式的方法,向游人展示着九江酒传统的酿造过程。
香飘四海,厚德载物。传统的九江酒文化在大转型的时代,也开始走出了深巷。
“酒逢知己千杯少”。对家乡,对“家乡水”的那份真诚,那份情谊,那份执着,那份相惜,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