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里,为什么都是尼姑?
(2011-05-23 21:48:28)
标签:
鸡鸣寺里为什么都是尼姑?旅游 |
鸡鸣寺里,为什么都是尼姑?
历史上,鸡鸣寺的前身从孙吴时的栖玄寺,到东晋永康间倚山为室所创道场、五座佛寺,再到明洪武以后的鸡鸣寺,都是以男僧为住持的和尚庙。直到1958年进行寺院结构布局调整时,改为尼众道场。
有人认为,称“寺”的,是和尚所在之地;而尼众所在之地应当称“庙”或者“庵”。为什么鸡鸣“寺”里都是尼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尼姑也有在寺内的,男和尚也有在“庵”、“庙”里的。如南京城西南方的“金粟庵”,里面全是和尚。南京历史上,尼众所在之地也有称为寺的。我们国家的尼众寺院始于南京。我国最早的尼寺是位于今中华门外的铁索罗寺。据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记载:“铁索罗寺,本东晋尼寺也。尚书仲杲女见释书有比丘尼,问讲师,师曰:‘女子削发出家,为比丘尼。’后因铁索罗国尼至,遂就此建寺,以铁索罗为名。中国尼自此始。”南朝刘宋元嘉年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比丘尼铁索罗等19人先后到达建康,请僧伽跋摩在南林寺戒坛为中国尼慧果、净音等300余人授二部戒。从此,中国有了如律如戒的比丘尼。为感谢铁索罗,人们化缘重建重修原尼寺,更名铁索罗寺。后世这里先后改名翠灵寺、妙果寺、瑞相院等。说明铁索罗寺是南京最早,也是我国最早的尼众寺院。后来南京小九华山等地也建有尼寺。
鸡鸣寺,在1958年前一直是比丘寺,即和尚庙。南京自1955年起酝酿寺院调整。本来打算将尼众道场安排在栖霞寺或者灵谷寺,因为宗诚法师以尼众到郊区不安全为由,提出将尼众寺院安排在鸡鸣寺的请求。市里采纳了她的意见。到1958年,南京市寺院布局正式调整时,将鸡鸣寺定为尼众道场。1958年以后的鸡鸣寺,是南京历史上第二座大型尼众道场。文革期间,尼众们下放青龙山林场。后来宗诚法师带着11名尼众回来,决心恢复、重建鸡鸣寺。宗诚老师太圆寂后,由莲华法师继任住持,完成重建任务,鸡鸣寺便成了现在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