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仿游戏》——一场生硬的模仿

(2015-01-23 22:48:41)
标签:

杂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理科天才都变成了谢耳朵的样子,他们必然是不谙世事的,他们怪僻,自闭,强迫症,行为刻板,思维生硬,不善与人相处,甚至难以与人合作;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的,爱因斯坦是个很和善的人,他多才多艺;冯诺伊曼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薛定谔是个花花公子,泡妞如泡面……

至于图灵,他可能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害羞,有点内向,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如谢耳朵、神探夏洛特那样膈应的人。
他不难相处,也不毒舌,他甚至有点怯懦,有点怂。
他从没有否认过他与Christopher是好朋友,没准那会儿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同性恋。他坦然地给Christopher的母亲写信,伤心欲绝地请求对方给自己一张Christopher生前的照片,好用来怀念故人。

他从小就聪明,念名校,虽然语文差点,但数学好啊,反正他只喜欢数学。后来,他考上了国王学院,是剑桥的长跑冠军。他一直都很牛的,他跟维特根斯坦对掐,是丘奇的学生,连冯诺伊曼都看好他,想留他下来当助手。
那个时代星汉灿烂,大师如云,当然有人能理解他,也有人会欣赏他……他不是一个无人看好的孤独天才。

解码器也不是他一个人做出来的,他的同事不是不懂行的白痴,他的上司也不是个傲慢军阀。另外……没有什么可靠的记录表明,他曾与丘吉尔直接通信,且后者在他还没做出什么成绩之前,就越级捧他当了老大。(老实说,看到这一段我还是挺欣慰的。看来,这种“青天开眼,君王慧眼识英才”的戏码也不是只有我们中国人喜欢啊)

事实上,图灵当时带领了一个上百人的团队共同研制这个机器。
是的,他不傲慢,也不喜欢冒犯别人,他绝不会听不懂“我们要去吃午饭”这么正常的对话。那个团队内部可能会有人因为观点不同而起争执,但他们是可以站在同一个层面上对话的战友……
是战友,懂吗?
不是图灵一个人开着坦克,而身边围了一群义和拳好吗?
没有人会三更半夜拿水杯去砸那个机器(如果有人在可靠的传记书里看到这一段,请告诉我书名),当时在布莱切利工作的专家们,即使没有能力直接参与制造Bombe(是的,它也不叫Christopher),也知道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老实说,我觉得这TM实在是太狠了,那会儿跟图灵一起工作的也是有头有脸的牛人好不?
都是给大英帝国尽过忠,在布莱切利搬过砖,在科学史上留过印的民族英雄好吗?
凭什么就因为他图灵拍了一部自传,就被全员黑成了不能理解天才心的废柴了?
要知道,最后真正干掉Enigma的终级武器Colossus,还不是图灵亲自发明的呢!

图灵也没有隐瞒过任何情报。
如何骗过德军,让他们以为密码还没被破译,那是最高指挥部的工作。
图灵没有越俎代庖,去帮丘吉尔决定谁可以活,而谁不得不死,因为那是领袖们的责任。

图灵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性向,所以他没有骗婚。他甚至在案发后一本正经地给警察写了封信,详细解释自己的性向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他傻乎乎地走上了法庭,因为他想告诉法官:他的确是个同性恋,而他觉得那没有错!
是的,这才是图灵,那个又怂又勇敢的傻瓜。
因为他天真地以为这不重要,他以为连二战都结束了,那些过时的法律早就应该过时了,他被身边的同事们宠坏了,他以为那个宽容的,体谅的,可以接受人性多元的科学家的圈子就是整个社会了。

那个羞涩内向,口齿不清的,偶尔看起来有点怂的软萌的家伙,其实是个运动健将,他喜欢跑步,是世界级的马拉松名将。他很有幽默感,同事们都挺喜欢他。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同性恋,但那又怎么样呢?他牛B啊!
他曾经与一群同样牛B的人一起破译当时最可怕的密码机,他们挽救了自己的国家与人民,然后沉默地离开,终生保守秘密恪守誓言。
他想继续做自己的计算机,可战后百业萧条,批不到经费啊,怎么办呢?急死人了啊……冯诺伊曼在美国已经干起来了啊!这个机器是可以改变未来的啊,你们怎么就不相信呢?
是啊,我的确喜欢男人,可那又怎么样呢?我没有做错什么啊!
好吧,比起坐牢,我宁愿选择激素治疗,虽然我没有错……但,好吧,至少这样我还能继续工作。
对不起,为什么会这样?我没有办法思考了,这样真痛苦。
再见了。
……
一个像这样的图灵有什么不好呢?

他没有那么怪僻,没有那么与众不同格格不入,没有那些绝世的孤独,不是 “没了他就等着世界末日”的救世主……他本应该与他的那些牛人朋友们一样,安静地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过着光荣而平淡的生活,默默地在教科书与科学史上留下一个名字。
百年之后,除了本专业的学生,谁都不知道他曾经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做出如此重要的贡献。
然而,仅仅因为他刚好是个同性恋,因为一个小混混的一次盗窃,他的生命就那么仓促的……停在了41岁。

我知道传记电影不必完全符合历史,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把一个那么活色生香、有趣的、丰富的图灵搞成现在这个生硬刻板的样子?
相信若图灵泉下有知,也一定不希望自己曾经的朋友与同僚被后人扭曲成这般模样。
都说英国人永远欠图灵的,这部片子拍完,更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