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介绍一下港府对双非孕妇的整个政策变化与心态

(2014-09-26 13:31:07)
标签:

杂谈

因为落地入籍是写在基本法里的,而无论是修改基本法还是请人大释法,都需要中央参与。而香港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中央参与香港的任何事,所以即使这个基本法用得缺胳膊断腿,他们也仍然乐意凑和。

事实上,香港各界最初对双非孕妇入港产子是很欢迎的。他们觉得一方面促进了医疗界的发展和就业,一方面,能入港产子的,十之八九也是中产以上,这种人家出来的孩子算是不错的。香港正在面对老龄化,能补充新鲜优质的血液进来,他们很高兴。(其实我到现在仍然觉得这个观点挺对的,尤其是对比新加坡的引才计划,香港真是保守得让人失望)

后期,因为越来越多的产妇开始利用公立医院的急救制度产子,开始在临产前冲急诊室。(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地医闹和医赖的那一套拿过去用)而这是最恶劣的,因为这种情况意味着香港最初欢迎双非产妇的两个愿望都没实现:钱,钱没赚到。人,人也不是什么高素质好人。

这就引起了香港各界的反感。

同时即使是从正规渠道预约医院的产妇也极大的占用了香港的医疗资源,也推高了,整个医疗产业的价格。这也就引起了普通香港人的反感,毕竟当产科医生的,总比需要生孩子的人家少。

钱也没赚到我碗里,我倒要为此付出代价,凭什么?

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所有的大城市都会发生,当你打开一扇门,总是清风与苍蝇会一起进来;一件事总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得利,总有人得利多一点,闷声大发财,有人亏了本,恨不能吵得全世界都知道。

北上广等内地比较发达的城市,也存在一大批地域歧视主义者,某些上海人说的“YP”也是一种歧视。

但这些人真的歧视所有外地人么?

其实不然,很可能他的客户,他的上司,也都是外地户籍的,但他可能讨好都来不及;他的朋友中,肯定也有不少外地人,他也一样能做朋友。

大部分时候,他们看不惯的是打开门之后进来的苍蝇:小偷小摸,违法乱纪,脏乱差……

但好在,内地有一项政治正确就是不可开地图炮,不能搞地域歧视,所以这种反感多少都被压抑了一些。而理性的大城市居民,多半也能认可,不可能什么好事都是你的,凡事有利有弊。

可香港没有这种公民共识,而且有一部分香港人认为自家是神许之地,打开门,就是应该只进清风,没有苍蝇。所以他们把地图炮开得轰轰烈烈,一群人上街骂蝗虫,媒体不光不往正面的方向引导,反而在煽动戾气。

于是,民意沸腾,港府终于受不了了。

可是《基本法》不能动,也不想请人大再次释法,取消那些违法乱纪、硬闯急诊室、超期滞留……产妇生下的孩子的入籍权。

那么,怎么办呢?

“机智”的港府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既然只有孕妇才能生孩子,那我就把大月份的内地孕妇都挡在外面。

我真心觉得,以后不能再骂内地政府蠢政懒政了,传说中英明严谨的港府也没有聪明到哪里去。

这个主意出台之后,剩下的法理问题来了:凭什么呢?你凭什么不让内地大龄孕妇入境呢?

且不说,有些人可能就住在深圳河对岸,就想周末过港买两件便宜货;就算是有人千里迢迢就是想去香港生孩子,我就是想赖那张户籍……不可以么?没有法律规定这样不行啊?

然而,即使法理不足,港府却觉得不用怕,反正入境处可以无理由的拒绝人。为什么一定要把真实的原因白纸黑字的写出来呢?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嘛。

于是,就出现了出入境处那个含糊的问答: 懷 孕 後 期 的 內 地 孕 婦 必 須 同 時 出 示 由 香 港 的 醫 院 ( 而 非 個 別 醫 生 ) 簽 發 的 預 約 入 院 分 娩 服 務 確 認 書 ; 假 如 目 的 並 非 來 港 分 娩 , 她 們 必 須 提 供 足 夠 證 明 。

比较机灵的产妇,闻弦歌而知雅意,能看明白港府什么意思:对于怀孕后期的内地孕妇,要么你有预约过来生孩子,要么你就甭来了。除非有什么十万火急,你非来不可的理由,否则我都会拒掉你。

但,比较轴,比较不体贴,或者就是存心找漏的孕妇,她也可以理解为:只要我能提供足够的证明,证明我不想去香港生孩子,我就可以入境。

其实你很难说后者的理解有什么错误。

到目前为止,港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一切回复都是:可能!你可能会被拒。

因为这是一个补丁规定,甚至是一个缺少上行法支持的补丁叠补丁的规定,所以他不敢把话说死,因为他们真正可以依赖的是入境处对“拒绝入境”这件事的自由裁量权——无论你有理没理,我想拒你,不用讲道理。

所以他们不会在拒绝理由上写,因为你是大月份的内地产妇,所以不让你入境;他们可能会写,因为身体健康问题,因为你有超期滞留的倾向。

所以不要说香港政府明文规定如何如何,港府没有明文规定,真掰扯明文规定就输了,在这件事情上,港府的立命之宝是潜台词:请懂得我的难处。

但靠潜台词来制订规范是非常搞笑的,你很难想象北京市教育局会发一个文件下来,说:“要就读公立学校,要么你有北京户口,要么你爹能提供足够的证明文件,证明在北京长期工作居留。”而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肯解释什么叫“足够”,同时暗挫挫把所有外地户口的学童都以“学校已经招满了”为由拒绝在外。

我觉得内地政府要这么搞肯定是要闹起来的,而港府正在干的就是这么一码事。

事实上,当年北京教委不光明文规定了需要哪些文件,也切实招收了一大批外地学生,但仍然被骂成了狗。两相对比,港府真是混得轻松。

另外,这个补丁叠补丁的规定出台之后,还带来一个非常恶劣的现象,入境处不管男人女人小伙大妈都死盯着女人的肚子看,但凡长得圆润点的都不放过,追着别人问:你怀了么?几个月了?

同时,给几乎所有的大月份产妇做有罪推定:不行,你肯定是来讹户籍的,你给我滚。

基本上,此事是港府的治理能力在我心中走下神坛的开始,我原本还觉得他们挺厉害的,法治社会,高效率,高严谨性,各种规范。

现在看来,对于突发新事件,他们也只会捣糨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丁叠补丁……唉,天下乌鸦为什么总是一般黑。

但老实说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大凡内地政府出台的什么政策法规,总会被从鸡蛋里挑骨头,找漏子寻好处;实在没什么可挑了,也是恶法非法。

而外面的政府无论搞什么,大家都会努力去理解此中深意,顺应而行。如果有人提出这规定不对,有漏洞,大家反而会说:人家不过是跟你客气一下,干嘛这么腆着脸不知趣?

北京说外地人太多了,我们要控制城市规模,我们暂时没有能力给外地学童提供足够的念书机会。被骂成狗。

香港说内地人不要来,我们就这么多资源不想给你用。理解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香港真是个特殊的地方。

P.S.在我写篇博文的同时,QQ弹出新闻说:有人暴力抗拒地铁安检,被判拘役5个月,缓刑6个月。这是上海自今年3月以来因此事被拘的第12个人。

唉,你说,大家要是能拿出对港府百分之一的包容心,包容一下地铁安检,那该有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