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条件
(2013-10-05 20:40:27)
我总觉得,凡是痛心疾首的抱怨或者哭诉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没有搞出民主血脉的,都没有真正设身处地的考虑过,什么叫古代中国。
那是一个广袤的农业国,拥有亿万国民与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那种交通基本靠马,通讯基本靠吼,认人基本靠画,全国九成文盲,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方圆百里的时代。
你要如何向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人口介绍如下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将要竞争总统的位置。你得花几年时间才能让全国6成人口搞明白他们之间的分别,即,张三不是张富贵,而李四也不是李有钱?然后,你打算花几年时间投票,收集票根,计票,最后宣布优胜者?
考虑到当时平均人类预期寿命不超过35岁,也就是说,很可能你一轮选完了,候选人都等死了。
所以,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民主制度?
答案很简单,因为不可能有。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民主制,尤其是民主票选制在古代中国的运行成本过高,所以不可能存在。
古希腊城邦搞出了民主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更道德的血液,而是城市商贾的生活环境和爱琴海相对便利的交通决定了他们更适合这种制度。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伟大的罗马一开始选择了民主这种神之技能,最后却又义无反顾的一头奔向了帝制。
因为国家大了,再民主下去,队伍就不好带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农业时代的大牛卢梭和孟德斯鸠都认为大国不适合民主制。
因为民主天然的适合城市。
现代民主制度必须以现代工业为基础。
越是充分的民主参与,就需要越是充分的交通信息网和越高的城市化率。
所以,这才是为什么,台湾、韩国和日本都顺利的完成了威权到民主制的转型(估且不论转得好不好,至少没有转死);而菲律宾、利比里亚就永远在死菜。
经济基础,人口构成,基础设施建设……其实就是这么现实的东西决定了一个国家适合的政体。
于是,这也解答了那个民主爱好者的天题: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存在这么多失败的民主国?
答案很简单,民主不是发达的原因,民主是发达的结果。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贫弱破旧的文盲国(卖资源发家的不计)依靠民主制脱贫制富,挤身发达国家。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发家制富靠威权,和谐守成靠民主。
PS:话说,按这个节奏下去,我觉得中东最有可能完成民主转型的不是埃及,而是伊朗。
亚洲最可能搭上这班车的,除了新加坡和大马,估计就是我朝了。
前一篇:关于“中国”的问题
后一篇:一生的故事之鹰鹫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