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卖了4套房、创业12年,欠债1亿,这个女人卖惨刷屏朋友圈

(2022-03-28 14:44:06)
标签:

转载

幸知在线/黄晶

 

最近朋友甩了一篇文章给我,问我怎么看。

 

文章标题很悲惨《卖了4套房、创业12年,如今负债1个亿,现在无家可归》。

 

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这个房子得多值钱才能支持一个人能创业12年,然后,12年才亏了一个亿。

 

于是,抱着对房子的好奇我点开了文章。

 

文章作者是一名叫做王荣辉的早教中心创始人,她在文中形容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一个负债累累的Loser,一个被人唾骂卷款跑路的骗子。实际上,我是倾尽所有,但仍旧在岗的老板。”

 

随后,她述说了自己的创业史。

 

主要是以买房子的年份为时间线:2009年卖第一套房,开创早教中心;2011年卖第二套房,拓展第二、三家早教中心;2013年开办托育中心,口碑好到爆棚;2014年在线讲课,育儿课程卖到全网第一;2016年卖第三套房,拓展更多托育中心。她形容自己的事业像是“坐上了火箭”,到2019年的时候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托育直营连锁品牌,估值5个亿,有40多家园覆盖整个珠三角。

 

而且“成本控制得非常好,团队凝聚力一流”,自己也是各种名誉加身,是同事们眼里什么事都能搞定的“大神”。

 

直到2020年,疫情开始,情况急转直下。

 

最开始关园停课6个月,就带来了7000多万的各种开支,包括退费、园区租金、物业、员工们的社保工资等。

 

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公司现金流耗尽。

 

然后,“为了保证公司正常经营,老师员工不流失,家长能及时退费,我不仅把全家的积蓄拿出来,还个人担保找银行贷款1000多万”,“我很快就以私人名义,集资了上千万现金来保障公司运转”,“ 我不停地筹集资金往园区填坑,以各种形式找银行贷款”,这个时候她卖掉了第四套房“继续投入”。

 

王荣辉形容自己“就像一次次被悬挂在梁上,一次次被疫情吊打,可我却死不屈服”,“ 像一个疯狂的赌徒,掏空一切押注,只为最后一搏”。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已经隐隐感到不妙。

 

果然,后续摧枯拉朽,风卷残云——因为无钱支付租金园区被暴力锁门、停水停电。因为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员工老师分崩离析,罢工的罢工,离职的离职,投诉的投诉;因为不能退款被家长也唾骂、侮辱、诅咒,上门敲锣、拉横幅围堵,上门胁迫……

 

文章的最后,王荣辉发出呐喊:“我确实失败了,但我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管理经验,我还有深爱着我的家人和朋友,我不会向命运低头”,并承诺“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承担起一切我该承担的责任,努力偿还一切我该偿还的债务。”

 

看完全文我不禁一声轻叹。

 

朋友问我,你怎么看。

 

我说:从行文上来看,这个文章写得很好,这个王老师发出了内心里不屈的呐喊,很是震动人心!文章最后说到自己哪怕失败了,也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管理经验,并且承诺只要自己活着就会偿还一切该偿还的债务。

 

但是!但是!

 

在我看来,这个呐喊里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致命的——直接导致她的企业没命。

 

下面网友的评论说:

 

“在形势大好的时候没有及时止盈,在明显有下坡路的时候没有及时止损”

 

“忽略沉默成本、没有宏观视野。他们觉得世界的发展是线性的,赌徒不值得同情,中国很多创业者本质就是赌徒。简单地来说这就是一个不止损还加杠杆,然后穷途末路的简单故事”。

 

在我看来网友的评论已经清晰地说明了王荣辉失败的原因,然而,有趣的是,这样的评论引发了激烈的情绪反扑。

 

譬如:

 

 

还有的网友:

 

看来,还是很多人不明白也不理解。

 

那我就说说那个致命的内心原因吧——幻想。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还能有其他的?做生意会有,有多挣有少挣有不挣,总归是有中间地带。但是按个人英雄主义去演,结果非极喜则极悲。

 

极悲意思是会倾家荡产,众叛亲离的。因为商业的本质是逐利,所以你要考虑成本,考虑风险、考虑能力的边界;而个人英雄主义的剧本是“我很厉害/我很无私/我很奉献”,还有“人定胜天”、“战胜命运”等诸如此类,这就意味这越困难的环境,越有挑战的环境越能实现这个“梦想”或者说“情怀”。

 

这时“危险”已经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成本,而是最大的“机会”,所以王荣辉自己也说,她不停地筹集资金往园区填坑,以各种形势去找银行贷款。

 

她卖房子、掏积蓄,还以私人名义,集资上千万。

 

我真的震惊了。因为她已经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了。虽然不知道她以何种方式私人集资,一旦条款或承诺稍有不慎,便会触犯法律红线。

 

但我仍然充满疑惑,因为我还没有解决我打开这篇文章的好奇点“到底这房能值多少钱,能支持创业12年,还能再亏上1个亿?”文中没有说。

 

但她提到自己“挺着9个月的孕肚在A轮融资发布会上发表感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自行百度之后,发现在2019年王荣辉获得了由广发信德领头、广州中小企业基金跟投的千万级B轮融资资金。

 

我就说么,哪里的房,买三套就能创这么大业,又不是珠江新城的豪宅(王荣辉说自己以买珠江新城豪宅为目标)。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钱,某种程度上也是王荣辉能够在疫情期间没有主动收缩的情况下能够挺3年的原因吧。投资人肯定没想到后面的疫情,千万融资亏出一个亿的操作,估计投资方也没预料到,于是王荣辉被“投资机构起诉、仲裁,股权被冻结,微信零钱被锁定。

 

看到这里,我就很容易去理解,为什么会有家长堵门、拉横幅、骂人了。

 

因为王荣辉一直没有走进破产程序,也就不存在优先清偿,于是整个局面里面相对投资方更弱的普通员工、交费的学员家长,也就失去原本可能优先被清偿机会。

 

而由于没有走进破产流程,所以王荣辉公司财务状况现在究竟是怎么样,王荣辉再次创业(这篇热文之后,王荣辉推出了自己的财商课程)的收入是否真的会被用来还债,都是未知数。

 

与微信爆文下面声援理解的声音居多不同,微博@王荣辉快乐教育下面几乎是一边倒的在各种痛斥和叫骂。

 

愤怒指责的声音基本来自没有收到退费的家长,而焦点主要集中在:明明知道经营不善严重亏损,园区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仍然继续招生,仍然鼓动家长们预付更贵的学费参加更高级的班;退费承诺不执行,联系不到负责人或是老师。

 

有些老师也在下面发声:半年的社保还没交呢。

 

这样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真的很难让人不怀疑她的动机。不少网友就直呼:亏了一个亿,还要割波韭菜再跑。

 

也许,王荣辉本人并不是主动以骗钱为目的,但是正向一位网友所说:“创业失败的锅,为什么要让员工和家长来替你背呢?!”

 

我想,这也是严重的界限不清,导致要拉上所有的人为她的“个人英雄之旅”买单。

 

王荣辉的微信爆文发出后的第二天,朋友圈里一段疑似前合伙人的李晓燕的文字信息同样在朋友圈疯传,里面历数了王荣辉是如何通过各种“卑劣手段挤走合伙人、合作人”的往事。

 

颇有天道好轮回的意味。年代久远,目前也不能尽知详情,在此不做讨论。

 

 

还有朋友说王荣辉是女版罗永浩,我觉得她不是,倒是有点像女版李亚鹏。

 

这是一个“女英雄”的故事。卖掉三套房创业,让自己的孩子要么一飞冲天(再等等,我们能买珠江新城的豪宅!我们能上广州最好的私立学校!),要么无家可归(负债上亿,孩子在卖掉房子前久久地坐在窗前)…

 

我想说,家是最后的城堡,不是让它千疮百孔来为个人英雄主义买单的。选择豪赌是个人的权利,但欺骗无辜,就是诈骗。

 

前行路上,一笔一笔还掉欠下的债,才是硬道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