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维护高考制度的严肃性是最大的公平公正

(2010-08-29 19:50:06)
标签:

孙见坤

国学大师

复旦大学

方舟子

高考

新生报到

教育

分类: 时评

近日,西安高新一中应届生孙见坤落选复旦大学一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众多媒体把孙见坤称作“国学奇才”、“国学天才”,称孙见坤由复旦大学8名教授联名请求破格录取,最后却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被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深为孙见坤感到不平。有专家慷慨激昂,批高招办职责不明,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27日,复旦大学招生办表示,复旦希望破格录取孙见坤,但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奇才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中对孙见坤进行公开点批,称其不仅无才无学,还无德

人们对孙见坤事件的关注,实质上是对中国高考制度的考量。以分数论英雄,是中国高考制度的最大特征。决策部门和专家,都知道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也一直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探讨和改革,如特长生制度、自主招生制度等都是一些有益的尝试。然而,终究迈不开大步子,改革力度相当有限。究其原因,是人们很难找处科学的选拔方式。特长生、自主招生制度,应该说是一种较为优秀的制度,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考试,以分数论英雄的方式。所谓的专家、教授面试,也纯粹是一种形式。五分钟面试一位考生,问的问题是诸如“偷菜和摘菜有何区别”的问题,这样的面试难保选出的一定是优秀人才?!

应该看到,现行的高考制度,已经为特长生、自主招生考生给予了很多优惠。同等条件下,特长生可以额外加10-20分优先选择专业。自主招生考生到达一本分数线即可进入相关高校。比如,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生可以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复旦,但一般考生分数要奇高才能进入复旦。任何制度,都有自己的底线,不可能为了一个人去打破多数人认同的规则,破坏制度的公平公正性。

另外,我们生活在一种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许多所谓的“天才”、“奇才”,往往是“考”出来或“造”、“吹”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考试、竞赛“考”出来一批“才人”,诸如奥数竞赛、科技竞赛等,实质上仍是分数论英雄。有些“才人”是“造”出来的,比如经常见诸媒体的有些体育特长生等,乃是腐败的产物。有些“才”是“吹”出来的,孙见坤就是被“吹”出来的“国学天才”、“国学奇才”,不知道是谁先“吹”的,而且硬把复旦的教授们扯进去,说复旦的教授们评价的。大量媒体,未经核实,一阵跟风,为孙见坤喊冤叫屈,痛批高考制度,痛批招生办。在这种环境下,不维护高考制度的严肃性,能行吗?!

真正的人才,未必非进入复旦才能成长自己。高考只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通道,复旦也只是人才成长的一种选择。进入复旦,未必就能成长自己,关键是自己有否真才实学!曾经相当红火的“少年班”,让国人崇拜、兴奋,可是若干年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很平凡。所以,我们应当理性评判我们的“崇拜”,不能在盲从中批判仍有存在价值的制度。

 

 [链接

                                   方舟子炮轰国学天才剽窃 指其无才无学无德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破格录取陕西省高三学生孙见坤的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关注与热议。然而,就在复旦大学招生办在向外解释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奇才,昨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列指国学天才剽窃作品”,更感高校自主招生绝对不可行

  国学天才无才无德?

  就在大部分媒体为孙见坤喊屈的时候,昨天下午,“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中对孙见坤毫不客气地点评为不仅无才无学,还无德

  方舟子微博称,其在读了孙见坤所写的七字唱笑喷”,“没才没学,半通不通,连普通中学生的水平都不如。随后继续发博对孙见坤早前作品进行翻旧账

  即使引发热议的、孙见坤在复旦博雅杯获得一等奖的文章《<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方舟子也毫不客气地评价为不过是东抄西凑普及山海经的大路货,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胡思乱想,看不出有任何过人的国学修养

  方舟子在微博中不仅上了孙见坤,还对复旦国学教授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以原谅一个没有才气的年轻人的狂妄,却很难原谅复旦那几位国学教授。当今国学水平之低再次超出我的想像。

  方舟子在打假之余,继续发微博剑指高校自主招生。由此可见,在腐败与不学无术同时横行高校的今天,高校自主招生绝对不可行。他说,“陕西招生办无意中做了一件好事,让一个没有表现出任何国学天赋、还靠剽窃蒙人的人失去了成为欺世盗名的国学大师的机会。  (南方日报记者谢苗枫,实习生张少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