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南京近万癌友抱团抗癌 经历过生死更懂得活下来的艰辛

(2013-01-15 18:05:49)
标签:

天下无瘤

一品方脉

汪志伟

抗癌

汪氏脉诊法

健康

(转)南京近万癌友抱团抗癌 经历过生死更懂得活下来的艰辛

2013-01-15 06:53:35    我要播报

http://news.longhoo.net/nj/njxw/content/attachement/jpg/site2/20130115/002481cc2d93125ed49161.jpg

于娟 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反思生活细节,引起网友关注和热议。2011年4月,于娟辞世,留下70多篇“癌症日记”。

龙虎网讯 昨天,南京市红十字会向30名癌症患者发放了3万元现金和5500元物资救助。这些患者都是来自南京抗癌协会中的贫困人群,有的甚至一家就有两三个癌症患者,经济压力非常大。目前,南京抗癌协会已经有近万“癌友”,他们在度过初期的恐惧后,很多人都在为预防癌症复发而努力抗争。

和胃癌抗争11年,她是怎么过来的

陈陵莉是30名受捐癌症患者之一,今年66岁,性格很开朗。说起自己的癌症,她一点也不避讳,“我是11年前发现的,当时胃有点不舒服,以为就是常犯的胃炎,直到吐血才去医院看病的。当时是在鼓楼医院,医生认为病情比较严重,不让我走。我想着单位还有一大堆事情,准备离开,没有想到在洗手间里又开始吐血了。”

陈陵莉最后确诊是胃癌三期,属中晚期。胃癌一共分为四期,三期癌症已经让医生有点回天乏力了。

为不让肿瘤扩散,陈陵莉前后经历过七次化疗以及三次手术。那段恐怖的回忆,至今让她都后怕,“现在都不怎么敢想,3点做的化疗,8点就能呕吐,吐得人都变形了,实在是受不了。”

经过治疗,陈陵莉挺过来了,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这让周围不少人都说是个奇迹。

陈陵莉说,其实来癌症协会的癌友们,经历过生死,对患癌已经看得很淡了。而且癌症也是慢性疾病,挺过了最初的煎熬后,很多人着手与肿瘤作长期斗争。

“很多人都担心指标升高,害怕癌症复发,我也是其中一个。”陈陵莉说,“我这么多年来,几乎每年都要体检,看胃癌相关指标,2003年,曾经有个指标升高到60个单位,而正常值在6个单位以下。虽然医生安慰我说,一个指标升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我还是坚持治疗。在中西药配合下,去年体检发现,指标只有十几个单位了。”

每年400多人入会,年轻人越来越多

陈陵莉也是南京抗癌协会负责登记新会员的工作人员。她说,南京市抗癌协会有9600多名会员,每年有400多人入会,新入会的人数逐年增多,而且年轻人越来越多。前两天,有两个年轻人要求登记入会,一个26岁的男青年患直肠癌,另一个27岁的女性患了乳腺癌。

患了癌症后,第一感觉当然是恐惧,而度过最初的危险期后,癌症渐渐转为慢性疾病,许多人担心的就是复发问题,所以抗癌协会组织了这么多人在一起,目的就是让大家“抱团取暖”,获得共同的信心。

陈陵莉说,每年也能看到不少人走了,“很多人长期患癌后,警惕心理有所下降,认为癌症就不再回来了。”陈陵莉说,去年,就有位患胃癌十几年的朋友走了,这位朋友认为这么多年过去了,癌症不会再找他了,结果等到全身癌细胞扩散后,才被医院确诊癌症复发,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的抗癌经验

抗癌到底有什么经验?陈陵莉说,主要是四步走:

第一步 调适心情,积极应对

当被告知得了癌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恐慌,接着,很多负面的情绪就会像乌云压下来,比如忧郁等。要调试心情,准备积极应对。

第二步 有备而战,寻找外援

治疗肿瘤要尽量找到最合适的医疗技术和医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细,看病也是一样。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你不可能要求一个计算机网络专家拥有图像处理方面的全部知识,你同样不可能要求一个普通内科的大夫拥有比肿瘤专科大夫更多的肿瘤方面的知识,所以请选择去肿瘤专科医院。

第三步 学习抗癌知识,建立档案

主动学习一些抗癌知识,有助于减少盲目和恐惧的心理,也有助于和医生的沟通和交流。

然后慢慢建立癌症档案,比如记录你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描述它,回想当时你是否试着自己治疗过;尽量保留影像资料,如CT片、X光片等。

第四步 定期体检

每年一定要体检,防止肿瘤复发。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