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2022-10-12 16:35:08)
标签:

教育

分类: 研读备教

三上《语文》指瑕 之一

李明哲

2022-10-12

 

按:偶然看到,今日头条上有一高人,叫明师说,做小学《语文》三上的教材指瑕,他的视频我一路看过去,《语文》三上,除了古诗,每一篇课文,他都指出来很多毛病,而且有不少篇目是器质性毛病,是毒教材。这让我非常钦佩,我如获至宝。

做教材指瑕这个事,意义重大,功德无量。没有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没有过人的文字功底,是断然做不出来的。明师说先生,是高人,是我所见到的文字功底最历害的人。——同样的事,我也做过。约略统计了一下,仅我个人发表的教学论文中,关于教材建设方面的商榷文章,竟有二十多篇。(教材编者给了这么多靶子,我把它们一一当成了教学的资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是尺码相同的人。

“明师说先生这里,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明师说先生教材指瑕的视频,每一期都醒醐灌顶,期期都是绝世精品,看过一期就期待下一期。我想,我不能被动学习,在明师说先生下一期新视频发布之前,我也备课,以民间编审审视之,然后,再和明师说先生的对照,当是一个不错的研习方法——小学语文课本有12本呢,一篇篇看看过去,等于做思维体操。

这里面也有我的再指瑕和再修改。


  三上《语文》指瑕 之20《美丽的小兴安岭》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明师说”修改:

1:“散步改为漫步游玩

2:“工人改为育林工人

3:“人参等名贵药材改为名贵的人参等药材

4:“来临改为来了

来李也说:

34处,我和头条上的明师说先生改法是一样的。

前两处,我也感觉不妥,如,这还是散步吗?但没想到修改。明师说先生修改得好,高人!


三上《语文》指瑕 之21《大自然的声音》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21《大自然的声音》

老李修改:

1处:题目《大自然的声音》或可改为《大自然的音乐》?

明师说先生采纳了这一点,并专开一期视频说这一点。

2处:第二段,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他的似多余?

3处:当他翻动树叶……当微风拂过……当狂风吹起……”,感觉似不妥,但又说不上来怎么不妥。

(这一处,听明师说先生一讲,豁然开朗他说,应该删掉”,应改为“他翻动树叶……微风拂过……狂风吹起……”。是呀,错在偷换主语。

4处:第四段走在公园里坐在一棵树下,或可互换位置?

这一处,听明师说先生一讲,才知,原来问题不在这,错在无主语。走在公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在水塘边散步……”应改为公园里……树下……水塘边……”)

“明师说”先生,高人也!



三上《语文》指瑕 之22《读不完的大书》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22《读不完的大书》

1处:题目大而无当?

2处:第三段的形状”删掉或改为花瓣

3处:第四段的时间改为季节

4处:第三四段的好多字,或可删除?

——于2022-10-12  18:55

(等待“明师说”先生本课的视频……)

“明师说”:

1/2处:标点不当,此略。

3处:第三段“花儿”后加“的色彩”。

4处:第三段“有的还带着刺”改为“有的光滑,有的还带着”。

5处:第四段的“超凡脱俗”不当。

6处:最后一段的“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删掉。

(2022-10-14  08:50)

我认同2和6

三上《语文》指瑕 之23《父亲、树林和鸟》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23《父亲、树林和鸟》

1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这两句话矛盾?

2处:这是散文?诗歌?还是散文诗?段略为什么要这样碎?

3处:题目《父亲、树林和鸟》,或可删掉“树林”?

 ——于2022-10-12  18:56

(等待“明师说”先生本课的视频……)


三上《语文》指瑕 之16《金色的草地》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老李:三上《语文》指瑕之一

16《金色的草地》

“明师说”修改:

1处:第二段,“我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喊”,删掉的样子

2处:第三段,删掉两处的时候

3处:第三段,删掉这是为什么呢?”改为分段。

4处:第三段,“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一句,有毛病。

5处:“花朵张开时……”一句,改为花朵张开时,露出了金色的花瓣,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

 

老李也说:这篇,我提前读了

1处:第二段,“我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这句话,给人感觉怪怪的。

2处:第三段,“这是为什么呢?”多余。这里我和“明师说”先生看法相同。没想到的是,“明师说”先生把这里改为分段,改得好!

3处:第三段,“明师说”先生说,“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一句有毛病,但没说怎么改。我看了这一句的前一句:“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琢磨了一下,改法有了,修改它的前一句,“是合拢的”改为“都合拢了”,不就行了!

我打开百度百科作者原文一看,天啊,原文就是了“都合拢了”,我修改后的文字和作者原文一字不差!——让人莫名其妙的是,编者硬要把好好的作者原文改成病句,莫非是弱智?

还有更让人莫名其妙的呢,那个给人感觉怪怪的“我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喊”,作者原文是“一本正经地喊他”,没毛病。

给人感觉多余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句话,作者原文里根本就没有,是编者加进去的。

“明师说”先生说的第五处理毛病,作者原文中也不存在。

我实在想不通,编者为什么总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作主张呢?——修改,大概是编者认为拥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了吧。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