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乐治病调病不可取代

(2023-09-28 16:24:39)
标签:

健康

教育

 音乐治病调病不可取代       我不是音乐专业人,仅仅从中医角度妄议音乐艺术,有所不妥请指正。中国医学起源是先源自原始人直接的呼喊,打击石头树木以及用石头,木头,动物骨头制成的可以传递更远的原始器具--乐器。进入萨满教时代,音乐正式治疗调整人的疾病。而中医中药的药的繁体就是乐字上面加个草字头。专家研究古人疗病音乐早于药或者音乐疗病与草药同时。
       几张图中是小提琴演奏家何枢聪教授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他在大约3米的区域演奏运动,从其丰富的面部表情可见运用了腹式呼吸,拉琴,鹤步移动一派气功导引之像。气功导引与小提琴演奏融为一体,令角、徵、宫、商、羽五音振动五脏,琴声与气功运动进入人之十二经络,使之通达透彻。从现在科学角度,琴声激活人体的生物电流。但是现代科学没有看到考虑到气功引导对演奏者高度发挥的作用。气功导引与演奏的融合,使入的魂、神、意、魄、志在正常箱体中运行,而不浮越外出,而成神志病。
      中医认为人类疾病分三大类,气化,形质与神志病,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于神志病及其倾向有治疗调整作用。长影乐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提升了一个新的层面,振奋、安心,调整心态、舒心,可以用来与针灸、中药配合使用,治疗、某些神志病。

音乐治病调病不可取代

我不是音乐治病调病不可取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