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数加减法的教材安排和教学启示(转载)

(2009-02-23 19:46:45)
标签:

教育

整数加减法的教材安排和教学启示




《数 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应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以便逐步实现本学段的学习目标。”苏教版教 材在编写时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逐步渗透、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以整数加减法的编排为例:

【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以内进位加【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100以内加减笔算(不进位、不退位)→100进位加减笔算(进位、退位)【二年级(下册)】千以内加减法【三年级(上册)】口算100以内加减法

从上述教材的螺旋上升的编排可以清楚地看出:整数加减法分五段编排,即10以内、20以内、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并且和相应的认数结合在一起。每一段内容合理布局。10以内加法和减法以数的分与合为基础,故作为整体依次教学。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第一次涉及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又分两部分,跨学期安排。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是整数计算的关键,教材在一个学期中分两部分教学,突出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的重点,突破进位和退位的难点。“千以内加减法”则将不进位、不退位和进位、退位竖式计算整合编排,利于引导学生主动迁移和探索,掌握计算法则。口算100以内加减法则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有经验的老师,教学整数加减法计算时,能抓好各阶段的重点。比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组21道口算题(见下表),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理解算法,之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实现“脱口而出”。“没有记忆就无法理解,理解是记忆的综合,数学双基强调必要的记忆。”(张奠宙编,《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加几得十几,十几的“几”比加“几”的“几”少1

8+3   8+4   8+5   8+6

8+7   8+8 

8加几得十几,十几的“几”比加“几”的“几”少2

7+4   7+5   7+6   7+7

7加几得十几,十几的“几”比加“几”的“几”少3

6+5   6+6 

 

6加几(5或稍大于5的几)看作比2510)多1、多2……

5+5

5+510

上述口算题共21道。比较流畅地背完一般用12秒,完整默写平均用34秒。

同时,教师还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比如,教学“143+126”时安排如下基本练习:

11个百、4个十和31合起来是(          )。

2126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8个百加1个百是(  )个百。

上述练习,突出对数位的理解和相同数位相加的已有经验,为计算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教学“85+143”(进位),为了帮助学生计算时强化进位的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后安排基本的口算练习:如7+5+13+4+18+6+1等。实际上,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就是“20以内加法”与“连加口算”混合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