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四:读《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有感

(2012-07-27 14:51:39)
标签:

杂谈

读书笔记之四:

 

读《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有感

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许小燕

 

一、     语言及对世界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介绍了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与步骤,强调了语言训练以听力训练为前提。蒙台梭利认为,听力训练之所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与讲话的感觉器官相连。训练孩子注意去听周围环境产生的各种声音及喧闹并辨别和区分它们,是为孩子更清楚地聆听发音语言而做准备的。语言训练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命名”,第二阶段“识别”,第三阶段“发音”,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参考。智障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音困难、表术困难等问题,我们有必要化整为零,小步行走,进行简单重复的训练,让孩子在长期的练习中掌握发音方法,在比较、推理的基础上形成判断,最终获得一定的辨别能力。蒙台梭利认为,这种训练并不单调,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相反,他们会在这种反复训练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极大乐趣。因为她坚信,知识能够激发孩子们的热情。

二、     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成就的取得与老师的巧妙引导分不开。老师有必要引导孩子,但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无处不在。老师应当随时准备提供孩子所需的帮助,但永远不能成为孩子及其实践之间的障碍。老师应当引导孩子保持求知的热情,让孩子主动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并坚持做下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静观其变”,让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获得发现并享受小小的胜利。蒙台梭利认为,“和孩子在一起时我们是谦恭和善的,我们要像要求别人对待我们自己那样来对待孩子”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这一原则通俗的理解就是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为了孩子。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习惯于口头承诺一切为了孩子,可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行为与理想中的“以生为本”还是有差距的,我们习惯于强迫孩子遵从我们的规则而无视他们特殊的需要,有时,我们还会专横、粗鲁的对待孩子,因此,要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惟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行走才能实现。脚踏实地的行走必须以懂得孩子的需要为前提,而孩子的需要往往是无意识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科学地研究孩子,由表及里洞察孩子内心深处的呼唤。寻找源头,提供必要的帮助,谦恭地等待成长,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使命。

三、     精神道德因素

“让欢乐的爆发来代替狂怒的爆发,孩子的精神面貌也会呈现出镇静和亲切的状态,而这会让孩子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蒙台梭利坦言,孩子有可能存在“恶”的一面,然而,如果我们给予孩子工作与活动,让孩子在有秩序的活动中完美的表现自我,那么他们的“恶”性就不再存在。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比面包更重要的应该是精神生活。通常情况下,我们仅仅关注孩子弱小的躯体,关心他们身体是否健康,关心他们的饮食、冷暖,而很少会主动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在这方面,我们要做有心人,通过细微的观察了解、体验孩子的欢乐与哭泣,探究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对孩子而言,有秩序的活动是提升精神人格力量的载体,对教师而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孩子提供向善的环境不也是“善举”之一吗?

在以往的特殊教育中,我们的学社鞥常常被迫去适应大人的社会,几乎完全背离了孩子的天性在这种教育中,孩子只是“未来式”而非“正在进行式”。残障孩子与健全孩子一样,他们也有其独特的人格。他们那神奇而富有尊严的创造力绝对不能被老师抹杀,他们纯真敏感的心灵更加需要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与照顾。我们不能只是想着要保护孩子们的身体,如果让残障孩子成为物质的奴隶,那么他们将会尊严尽失。

 四、蒙台梭利老师的条件       

    阅读了《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第一至十四章内容似乎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教师只要提供给孩子合适的环境,然后让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自由操作教具就能获得能力发展,这种训练对教师似乎没有太高的要求。其实不然,一位普通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蒙台梭利教师需要对自己重新塑造。蒙台梭利教师必须具有这样一种观念:对儿童有充分的信心,即使孩子之间有各种偏差,都不动摇。他眼中的孩子是有不同精神特质的鲜活个体,这些个体一定能够在工作趣味的指引下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作为学习环境的管理者与维护者,教师应专心做好工作,不必在意孩子偶尔的问题与困难,要相信环境能使孩子有所改变甚至痊愈。环境的吸引会使孩子意志坚定。我们的教具资源以及教师本身都应该富有吸引力,让孩子获得新鲜感、愉悦感、秩序感、美感。第二,教师必须关注心思散漫、无法专注的孩子,循循善诱,使用各种技巧来抓住这些孩子的注意力。第三,借助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工作让孩子产生兴趣,然后教师适当退让,不加干扰地让孩子自由活动。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必须帮助孩子自己行动、决定、思考,而不是替代。教师必须学会为孩子的心灵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