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现代网络的强大作用
(2025-02-08 11:11:08)
标签:
充分发挥现代网络的强 |
作者|定南针
现在的语音识别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不仅普通话可以转变成文字,而且对方言也有一定的智能识别能力,这就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两天因为要用藏药治疗手伤无法敲击键盘,只得用语音输入的方式把自己的思绪进行整理,我才发现有这样一个好用的输入方式,不仅使我想起这样一件事,自从我把文字搬入互联网以来,很少再写纸质版的日记了,特别是2019年初申请了微信公众号以来更是摒弃了纸质版的日记,完全依赖于网络、电脑。
以至于把笔记本视为出差、外出必带的神器,近些年来,一直在用键盘输入文字,随着键盘的上下起伏和咔嗒咔嗒的节奏声让我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曾经有几次我试验着写纸质版的日记,不是提笔忘字就是思路突然中断,而且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写错了,不能像电脑那样删除无痕,更无法撤回,只能将错就错,要么就得用修改符号将其纠正,这样一来卷面的脏乱差就不可避免,一种长期固定下来的习惯,突然转变成另一种方式,就会让人觉得自己有些难以适应了。
一次单位组织考试,让写一篇关于如何带领一个团队的讨论稿,因为是考试无法用打字输入的方式,这下可难住了我,竟然不知从哪里下手了。近七年来,一直用的就是电脑输入的方式,猛地一下用手写的方式,迅速将自己的思路呈现在试卷上,还真是有点不知所措,只好硬着头皮勉强完成了答题,好多情况下不是提笔忘字,就是写出许多错别字来,而用电脑输入的方式就方便很多,现在的输入方式非常智能,根据你的行文习惯会生成你常用的字词句,只输入前三个后边的一句话就可以智能显现出来。
这两天因为要治疗手伤,整个左手被中药包裹得严严实实,无法用键盘输入了,只得借用语音转换文字的形式完成日更。
起初确实让我有一些手忙脚乱,正如当时习惯于键盘输入改为手写非常地不适应,现在的窘境跟当时的情况简直一模一样,虽然没有错别字的情况发生,修改起来也不留下什么痕迹,但是往往是思路断片,意思不连贯,内容不完整,不能形成一篇系统的文章,让人觉得有拼凑的痕迹,说和写还是有区别的,说突出的是即时的特点,而写与敲击键盘都还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及缓冲区。但语音转文字的标准要求就更高一些,很明显的,说出来的文章给予思考的时间就短没有什么回旋余地也比较口语化,好在都可以修改。
不过也挺佩服语音转文字这项应用的,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无法用键盘输入文字时,就以语音转文字的形式,也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只要爱好就没有阻力,只要喜欢就一定想尽办法实现。虽然手敲击不了键盘,但思想依然活跃,因为我没有停止思考,所以可以继续表达我的思想,这就已经足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