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精神丰碑
(2024-04-10 17:18:09)
标签:
永恒的精神丰碑 |
永恒的精神丰碑
作者|定南针
母亲离开我们两个月了,我始终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母亲生前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如同刻进脑海里一样。
那个时候有事没事还可以给母亲打个电话给她说说知心话,虽然见不到人,但能听到母亲的声音,就足以让我得到极大的安慰。有了智能手机后,不但可以听到母亲的声音,更可以通过屏幕看到母亲,心里就更踏实了。
再后来给母亲安装了网络摄像头,可以随时看到母亲,亦可以通过摄像头给母亲适时通话。再后来,母亲由我们轮流照顾,不但可以看到母亲,更可以在身边陪伴母亲。
母亲不在了,给我们照顾她的机会也没有了,当时说服母亲由我们轮流照顾,我高兴得像个孩子,心想终于可以让母亲来我这里住上两个月了。
没曾想我们只轮了两轮母亲就离我们而去,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不舍,总感觉我还没有尽到最大的孝,尽管我每天晚上都要陪伴母亲散步,可这些是个孩子不都能做到吗?
关键的是没了父亲,没了大姐,母亲的心里话有时候并不愿意给我们说,而我作为家里的老小,有时候也很难理解母亲的真实想法。仅仅是给予生活上、物质上关心照顾又能算得了什么?是个人都会这样做的,而给予母亲心灵上的关怀,我做得远远不够。
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源于我上初中的那三年时光,那三年对我一生的影响非常大,而母亲给予的影响更是终生的。五年级暑假快结束,就要开学了,当我满怀希望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迎接我求学生涯中一个重要节点由一名小学生向一名初中生迈进之际,父亲因脑梗瘫倒在床!
如同晴天霹雳,整个家族的轨迹也因父亲的病倒而改变,那年二哥考入大学,三哥考入中师,我初一,其他哥姐们都在工作,家中只剩下母亲和我,照顾父亲的重担天然地就压在了我和母亲身上。
那年我还不满14岁,家庭的突然变故,仿佛一夜之间我长了几岁,我一定要照顾好父亲,让父亲重新站起来,从那天起我就和母亲一起开始照顾父亲。很快开学了,一边是学业的压力一边要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而那个时候最辛苦的当属母亲,三个学生的学费就让母亲一筹莫展,还有七口人的责任田、二分菜园地、两头猪,母亲从早忙到晚,一大早就下田,除草翻地、播种收割,往往活还没干一半就要抽身回来给父亲翻身擦洗,而后接着下地干活。
逢集就到街上摆杂货摊贴补家用,给父亲买药、给我们买书,到贾宋进货。晚上守护在父亲床头,尤其是父亲离世前的半年多时间里母亲每晚坚守在父亲身边彻夜难眠,天天以泪洗面,盼望父亲有一天能站起来回归正常生活,三年来含辛茹苦,度日如年,生活上的艰辛精神上的折磨,世所罕见……即便这样母亲从不言苦,一心扑到照顾父亲培养教育我们身上,从未有过让我们辍学在家照顾父亲的念头,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
母亲虽然不识字,却很有文化、充满智慧,把我们一个不落地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母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母亲。
眼看着母亲这么辛劳,我心疼极了,我是看在眼里痛到心里,特别珍惜有限的学习时间,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替替母亲,放学铃声响起我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人,一路往家里飞奔,和母亲一起将父亲从卧室抬出来洗漱、喂饭,再抬回卧室,安顿好父亲,随便扒几口饭,还没吃个半饱,就又踏着上课的铃声最后一个冲进教室。整个初中三年都是这样度过的,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天天盼夜夜想,希望父亲能早日站起来回归正常生活,最终没有等到这一天,母亲日渐消瘦,真是难以想象母亲是怎么撑过来的,我心疼母亲的不易,母亲总揽下全部生怕耽误我学习……
一到农忙几个要好的同学主动到地里帮我和母亲收割播种,真的好感谢他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支持帮助。三年来我和母亲度日如年,不曾有过笑脸,从一睁眼就要面对重重的生活压力,面对躺倒在病床上的父亲,母亲为了我们,为了整个家族,付出了全部心血。
我知道母亲的不易更知道母亲的辛劳,所以母亲的坚韧不屈自强不息勤劳贤淑将影响我一生。
她走了,我是多么地不舍,多么地痛苦。电话再也无人接听了,尽孝的机会再也没有了,拉着母亲的手散步的场景也不会有了……所有这一切都要尘封进我的记忆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