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舆论

(2022-06-20 22:48:14)
标签:

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

作者|定南针

网络舆论有这样一个特点,再大的事不管有多热,每过上一段时间都会被下一个热点所替代,而广大网友精力也是有限的,关注了这个热点,就会忽略另一个热点。最近热点挺多的,让网友有点应接不暇。

先是人教版毒教材,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毒教材上,对毒教材始作俑者口诛笔伐,没几天闹出个唐山打人事件,网友们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打人事件上,又没过几天被拐儿童孙卓案网友普遍感觉判刑太轻,又把关注点放在了该事件上。

最近热点一个接一个,短短的二十来天,接连有三个热到沸腾的事件,牵涉了广大网友,使网友们的关注度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转移。这可能就是网络舆论的特点,一个热点的关注度是有限的,也是有规律的,过上一段时间后很快会被下一个热点所替代,最长也不过一个月, 最短也就三两天,就好你赶流行撵时髦一样。一旦过期,就会无人问津。

可是我要说,不能就这么算了啊。不能因为网友的关注度被转移就此搁置不了了之啊。特别是那个惹众怒的人教版毒教材事件,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往下继续进行没有,是正在深挖,还是利用网络舆论的特点,避过风头,继续毒害孩子?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以上这些问题也亟需给世人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啊。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啊!

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报道,或者说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说法,有的还只是先前人教社极不老实也不负责明显糊弄的所谓公开道歉信,至今道歉信的内容还让人记忆犹新,据网友反映,教材部分插图有不妥之处,下一步拟对相关插图进行撤换修订。看看堂堂人教社就出了这么个道歉信,这是什么态度?据网友反映说有不妥之处,所以我们道歉,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不清楚,网友反映你不妥然后才道的歉,这是遮人耳目,试图蒙混过关吗?这敷衍劲真是简直了!

这是截止目前我们看到的人教社关于此事的正面回应,对于广大网友的其他关切置之不理,好像与己没有任何关系一样,真让人匪夷所思。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唐山打人事件出来了,人教版毒教材的事就没了下文,现在网上几乎没有人再提及此事了,有的还是最热的时候那些个旧闻。

难道这事就放这儿真的不管了?想想就让人脊背发凉,如果说唐山打人事件是明面上的黑恶势力,还好顺藤摸瓜地查下去,而且唐山市委政府已经明确表态要彻查,绝不留死角。那么人教版毒教材可是一场几乎看不到敌方的暗战!背后的水可能深不可测,汉奸走狗历来都是暗处使坏,不可能像唐山打人事件这样有图有真相,整个四分多钟的打人视频天下皆知,依据视频按图索骥,逐一抓获就完了。而汉奸走狗往往隐匿于暗处,我们无法察觉,但破坏力惊人,这次毒教材事件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他们暗藏于不为人知的地下,早已拿了敌对势力的好处,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马前卒,专门干一些破坏我根基、影响我江山社稷的坏事,毒害我祖国的花朵与未来,如果这次他们利用网络舆论的特点仅以一封极不诚恳也不老实的道歉信避避风头,那问题就相当严重了。这么大的阵仗也不过如此,以后还会翻出什么浪?不过毛毛雨而已。这次的毒教材由教育部牵头去查,教材虽由人教社编纂,但审批是由教育部审批,相当于自个查自个,这能查出个什么结果,网友的一致意见是让国安部公安部去彻查,以此为契机将潜藏于党内的汉奸、亲美派、亲日派一网打尽,汉奸不除国无宁日。因为毒教材危害极大,新疆毒教材案、中国香港的问题教材等都给下一代致命一击,这都是前车之鉴,绝不可不了了之,也不能放任不管,应借着广大网友的呼声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乘势追击,同仇敌忾,斩断伸向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黑手,并且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个教育教材包括电子版,有没有像人教社这样夹带私货毒害孩子的行为和现象,都要挖地三尺揪出幕后黑手!

我们那个时候刻进脑海里脍炙人口的名篇《英雄王二小》、《刘胡兰》、《谁是最可爱的人》、《社戏》、《少年闰土》、《为人民服务》等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我们就是读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也是在这些极具时代特色,反映中国精神的文章中汲取中华传统和血脉中奋起的,早已转化成华夏子孙的基因密码世代传承。看到人教社的毒教材真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社名由一代导师伟大领袖毛主席亲笔题写,主席深知教材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对人教社寄予厚望,委以重任,可人教社,辜负了主席的一片苦心,做出伤天害理人神共愤之事,居心叵测!全国人民睁大眼睛将这批汉奸走狗捉拿归案昭告天下,向全国人民谢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