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产武打片图文回顾-少林俗家弟子

标签:
文化张志远笑声实业方丈 |
分类: 经典国产武打片图文回顾 |
三羊影业有限公司摄制,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协制,
朱牧 .... 监制
朱华山.... 导演
范曾(绘画) .... 海报设计
许世友.... 海报设计
王赤 .... 武术指导
吴仪强 .... 武术指导
富家子弟程亦鹏(范冬雨饰)为躲避父母包办的婚姻,和意中人小琴(何晴饰)告别后到少林寺作了俗家弟子。一起来的几个俗家弟子中,程亦鹏与大水牛、耗子在恒德师傅的师门下练功学艺、情同手足。
游侠(王赤饰)是多年前被少林寺逐出师门的一名俗家弟子,因得不到少林寺的真传而一直怀恨在心,遂发誓要与少林功夫一争高低。然而主持方丈的屡次拒绝,使挑战不成的游侠转而与几个俗家弟子为敌。为此,程亦鹏、大水牛、耗子和李连杰都深受其苦。
找游侠决斗的恒德师傅(赵小锐饰)遭主持方丈的惩罚后,更激起了几名俗家弟子雪耻的强烈愿望。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程亦鹏在师兄弟的帮助下,最终将游侠制服。
主演:影片中的打斗场面精彩纷呈,主要是演员们均有武术功底,
职业:演员、编剧、导演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经纪公司: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心
范冬雨,出身于北京武术队,后来组建了国内第一支影视特技队,现主持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范冬雨导演工作室”。电影:《阮氏三雄》(1988,饰演阮小七) 、《杀手情》(1988)、《神龙特技队》 (1988) 、《海市蜃楼》 (1986) 、《大上海1937》(1986,饰演佐佐木)、《少林俗家弟子》 (1985,饰演男主角)等
电视:《一代枭雄》(1986)、《七侠五义》等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经纪公司: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心
范冬雨,出身于北京武术队,后来组建了国内第一支影视特技队,现主持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范冬雨导演工作室”。电影:《阮氏三雄》

电视:《一代枭雄》(1986)、《七侠五义》等

何晴



因为范冬雨的对手不光是凶狠的游侠,还有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红粉佳人。做为少林俗家弟子,不光能练得一身好本领,还能抱得美人儿归,真可谓阿弥托佛,一举两得。扮演温柔贤惠的小晴的演员,是当时刚刚年满19岁的何晴,这也是她的银幕处女作,对于何晴的情况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赘述了。
赵娆娆最后,要着重介绍另一位,
当年看过《少林俗家弟子》的观众现在可能不记得主角是谁,也可能不记得故事的内容是什么,但我敢说,片中那位武艺高强、脾气火爆的小胖妞,任何人都不会、也“不敢”忘记,因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出彩了!
她对情人的强势、对爱情的执着、对婚姻的渴望,使得“小辣椒”这个形象成为我的观影记忆中最早、最著名的一位野蛮女友。若论起狠劲与霸道,后来的高丽妹全智贤与其相比简直是小蛮对大蛮。




扮演“小辣椒”的叫赵娆娆,曾在《少林小子》中演过“四凤”,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师从武术名家马春喜,多次参加国内比赛并获金、银、铜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野蛮女友”。出演《少林俗家弟子》后,在国内的影视圈及武术圈中,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后来出国到南非,在经历过一段不幸的婚姻遭遇后,逐渐稳定下来,自创赵氏武术学院,并且担任了英国太极与少林功夫协会的首席教练,在维也纳和新西兰都传授过中国功夫和各类兵器,到中年的“小辣椒”在异国它乡继续弘扬着她心爱的中华武术文化。
王赤
而头号大反派的扮演者王赤,本身是北京体育学院的教师,在片中一身精炼的短打装束,体形矫健,目光如炬,施展“戳脚”时,腾、翻、跃、戳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充分展现出了游侠的孤傲气质和狠辣功夫。

赵小锐扮演师傅和师兄弟的也大有来头,
师傅赵小锐的名字听上去可能比较陌生,但一说到央视大戏《水浒传》中的李逵,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会立刻显现清晰的大汉形象。他生于山东省青岛。1978年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出演过许多电视剧和电影作品,为观众所熟知的有《一个和八个》、《烈火金刚》、《驼路神挂女》、《独行客》、《刑警荣誉》、《炮打双灯》等。








李玉忠在《少林小子》饰演十龙。
韩海华另外,有一位扮演范冬雨的师兄,叫韩海华,
就是在剧中硬生生扳倒大黑牛的那位,在生活中是货真价实的大力士,以强壮著称,影片中与黑牛角力的镜头都是实拍,可见其气力的确过人。
少林寺俗家弟子的称号始于大唐,由于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立下汗马 功劳(参见《少林寺》的主要情节),李世民称帝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对少林寺大力扶持,并传旨少林寺院招收僧兵为国家培养将士,于是,天下练武之人纷纷涌向少林,因为习武的目的各有不同,所以把习武者分为两类:
一种是剃度受戒,与一般和尚无异;
另一种是保留头发,可选择在寺庙也可在家中修行,故称俗家弟子。
习武的俗家弟子在艺成后,要经过严格的比武考试,在打出木人巷、十八罗汉阵后方可下山,因此,少林寺历代俗家弟子中是人才辈出,有名的像武当派始祖张三丰、宋太祖赵匡胤、近代名将许世友、电影电视上我们所熟悉的忧国忧民的黄麒英父子、少年侠客方世玉、洪熙官等,可以说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超,“入流”的很。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少林寺》开始,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阵狂热的少林、功夫风潮,银幕上一时间刀光血影、拳脚飞扬,其中以张鑫炎和徐小明的作品最为有名,前者的《少林寺》、《少林小子》及《黄河大侠》与后者的《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等在当时称得上是家喻户晓、街知巷闻,多少青少年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有甚者更是跋山涉水,亲自去少林登门拜访,执意要出家修炼(媒体有过报道)。在这其中,有一部电影虽然名气不大,但其趣味性、武打的精彩性却丝毫不输于前面的几部,并且在以往的故事俗套中独辟稀径,将视角转向了少林寺的“非正规军”---俗家弟子。

由中港合作拍摄的《少林俗家弟子》,主要情节走邵氏《少林三十六功房》的线路,惟独不见血海深仇和民族仇恨,同样描写在少林寺的修炼过程,风格却是情趣昂然,喜剧效果突出,结尾的正邪大战也没有过分的暴力渲染。一部戏看下来,令人身心愉悦,备感轻松。从开始媒婆一出现,就奠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这个巧舌如簧的媒婆一边吐沫星子直飞,一边口误连连,明明是说媒,却把二人比做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比金坚,一下子就把人乐坏了。而进步青年范冬雨为躲避胖妞的逼婚,毅然逃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在寺院里学武的戏占据了影片大部分时间,几个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团结紧张、生动活泼,极具生活气息。
影片海报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一部由伟业实业公司出品, 三羊影业有限公司摄制,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协制的武打影片《少林俗家弟子》,与影片同期推出了该片的电影海报,这张武打片电影海报的绘制正是出自于当代名画家范曾之手笔。
此电影海报《少林俗家弟子》幅面为1开,主题画面共分3个部分,海报上部是5位少林僧人背面图画,中部为影片主角单腿立跪,手持大刀人物造型,下底部为三个电影剧照剪裁插图,海报左侧有电影片名、主演、制片单位姓氏名谁之竖排文字,在海报名题下有“抱冲斋主范曾”笔款与印章。欣赏这张名人大家手笔之电影海报《少林俗家弟子》别有情致,影片主角人物造型独特,电影剧照剪裁得体,三个画面既独具特色又相互映托,所表现人物清新典雅,潇洒飘逸,风骨独存,栩栩如生,尤其是海报的布局结构与主题创意,更显名家范曾之绘画风范。占据海报三分之二篇幅的“少林俗家弟子”身披斗篷,一手紧握长刀利刃,一腿单跪拜天祭地,浓眉厉眼,怒气冲天,那深仇大恨,报仇雪耻之情之举跃然而来。而那衬景画面5位少林僧人,此时正背向画面渐渐远去于山林的飘渺之中。两组画面一实一虚,设色一冷一暖,世间与佛界,僧人与俗人,真真切切,飘飘渺渺尽在一画中。
范曾为中国绘画大师,他作品颇受藏家追捧。2006年6月,他的作品《竹林七贤》曾在拍卖会上拍出341万元的价格。有评论说,范曾作画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好写意人物。如今,电影海报作为一个收藏门类,其各个年代的电影海报存世量也各尽不同,但如此名人范曾作画的电影海报可谓凤毛麟角,当视电影海报收藏精珍稀品。
此外,这张海报的另一个收藏亮点是,海报题字“少林俗家弟子”6字,由许世友所书。
笑傲山川(粤)---徐小明
(电影"少林俗家子弟"主题曲)
作曲:关圣佑 作词:詹惠风 编曲:奥金宝
展我双拳,以武卫我家园,
攀登峰峦,争取我志愿!
好武艺!(出手快如电!)
诛恶贼!(扫烽烟!)
让一点光,燃亮心里意念!
为正义挺身诛魔星!
未畏惧风急雨乱!
历遍万千刀光剑影,*(重复)
熊熊烈火我亦当作磨炼!
莫说人生中因果倒颠,
终结也不稍变迁!
不畏奸权,那怕罪恶边沿!
保我家园,那怕要动拳!
堪笑傲,冷雨亦当清泉!
恩与义,终生也不断!
沧海桑田,怎记当年!
抛开当年,只记当前!
让笑声震山川!
历遍万千刀光剑影,
熊熊烈火我亦当作磨炼!
莫说人生中因果倒颠,
终结也不稍变迁!
不畏奸权,那怕罪恶边沿!
保我家园,那怕要动拳!
堪笑傲,冷雨亦当清泉!
恩与义,终生也不断!
沧海桑田,怎记当年!
抛开当年,只记当前!
让笑声震山川!
作曲:关圣佑 作词:詹惠风 编曲:奥金宝
展我双拳,以武卫我家园,
攀登峰峦,争取我志愿!
好武艺!(出手快如电!)
诛恶贼!(扫烽烟!)
让一点光,燃亮心里意念!
为正义挺身诛魔星!
未畏惧风急雨乱!
历遍万千刀光剑影,*(重复)
熊熊烈火我亦当作磨炼!
莫说人生中因果倒颠,
终结也不稍变迁!
不畏奸权,那怕罪恶边沿!
保我家园,那怕要动拳!
堪笑傲,冷雨亦当清泉!
恩与义,终生也不断!
沧海桑田,怎记当年!
抛开当年,只记当前!
让笑声震山川!
历遍万千刀光剑影,
熊熊烈火我亦当作磨炼!
莫说人生中因果倒颠,
终结也不稍变迁!
不畏奸权,那怕罪恶边沿!
保我家园,那怕要动拳!
堪笑傲,冷雨亦当清泉!
恩与义,终生也不断!
沧海桑田,怎记当年!
抛开当年,只记当前!
让笑声震山川!
后一篇:经典国产武打片图文回顾-- 神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