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同步作文导写:我学会了什么
(2011-04-29 13:56:56)
标签:
教学设计杂谈 |
分类: 网上课堂(数学)(语文) |
第一步:弄懂什麽是“本领”。
“本领”就是“技能、能力”。如做家务方面:煮汤圆、炒菜、包饺子….;学习方面:查字典、画画、制作小报,用电脑打字等;娱乐方面:唱歌、跳舞、抖空竹、叠纸鹤等;运动方面:游泳、踢足球、溜冰等。以上这些都可以算是“本领”,你看你比较擅长哪一个?就选哪一个。
第二步:按照“由不会到会”的顺序,一定写清“学本领”的过程。
思路提示:
1.
2.
3.
4.
5.
第三步:把内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在写做的过程中,一定把自己做时的内心感受写出来。如“不会时”你是如何学的,当“学会时”,你的内心又是如何变化的。要一一的写清楚。在写作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描写:把“学本领”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尽量地写得细致逼真,才能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思路示例:
开头:可采用两种形开头:
(1)
(2)
如题目:学采茶
开头:
中间:按顺序写作。
(1)
(2)
(3)
结尾:注意再次重复使用一下题目,做到首尾呼应,最后把这次的“学的过程”中的体会或从中明白了什麽道理写出来即可。
精彩词语参考:
专心致志
手忙脚乱
汗流如注
范文1:
练独轮车
早上,我这个老外行又去练独轮车了。
我按照老师教的步骤先上车,再把两臂打开找一下平衡,动作刚做完,我就又从车上摔了下来。
说实话,我的独轮车的水平仅仅是刚刚能扶着栏杆,一只手臂伸直,在那迅速蹬两下,立刻停止,要不就会摔下来,如此而已!
当回想第一次我看到同学扶着栏杆骑,觉得他们太笨了,这么简单还不会骑?……,我不服气的试着把手松开,但我怎麽也上不去,最后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才终于骑上去,可是好景不长在上面没待几秒钟就摔了下来。
哦!我明白了,在刚学习独轮车时,不能急于求成,要一点一点地来。转天,我先练习上车,骑上去再下来,又骑上去又下来,就这样反复练习了好多遍,等稍微熟练些我又开始练习骑。在骑的过程中,不知摔了多少次,皮破了多少处,经过艰苦的训练,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能上能下晃晃悠悠的骑了起来。我心地别提多高兴了!
可没过了几天,真不知道怎麽回事,今天就是不会骑了,还总是摔跤。于是我就去问老师,老师说:“练独轮车要有耐心,不要以为自己真的会了,还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熟练掌握技巧,到那时才能算真正会了。
于是我听老师的话天天练习,从不偷懒。我从不会骑独轮车到我会骑独轮车;从天天摔跤到不摔跤;从扶栏杆到不扶栏杆;从不懂独轮车到懂独轮车;从……太多太多了,所以我就不再说了!这些是我天天练习的经历,从不知难而退,有始有终的结果。
从练习独轮车我体会到,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颗恒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范文2:
江西鄱阳五一小学五年级2班
一天,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太阳早早地出来了,微笑地看着我们。
注:该习作荣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教育编辑部等5个单位国家级金奖。
范文3:学做饭
现在社会上的小皇帝、小公主特别多,我不愿向他们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我决定试做一次午饭,来证明自己比较能干,不是小皇帝。
为了第一次做饭获得全胜,我一大早就将做午饭所需的两个鸡蛋、一个青椒、一个土豆和二百五十克肉都准备好了,并且还聘请“身经百战”的奶奶(没有工资)当我做饭的得力顾问。
上午十一点整,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开始切菜。首先,我开始淘米。我先从米袋里舀出四碗米,放在一个大盆子里,接满水,把大米泡在水里头后,就去打鸡蛋了。毕竟我是第一次打鸡蛋,所以第一个鸡蛋就被打到了我的脚上了。我赶紧接了盆水,不动声色的把脚洗干净,并且轻轻地把残留在地上的鸡蛋清擦干净。第二次我有了经验。首先,我轻轻地把鸡蛋往灶台上敲一下,然后对着碗用力往下掰。没有想到,鸡蛋再一次地和我做对。我明明是让它往下流,可它偏偏从上面转上一圈再往下流去。害得鸡蛋流入碗中时,蛋黄却如五马分尸一般。“干掉”鸡蛋以后,我就开始对青椒“动手脚”。我首先用大菜刀将瓣去掉,然后就对青椒大动手术,将里面的“顽固分子”、“同党”依据消灭,后让其脚舒舒服服的洗一个澡,再将它大卸八块。
米泡好了,我将米来回、上下、左右翻了几遍,,把米倒到微波盒子里,盖上盖,放在微波炉里,关上炉门,打开开关,开始蒸米,然后,我就开始对心头大患-土豆“大动干戈”。我废尽千辛万苦,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削皮器将土豆的铠甲削掉,让它没有防身武器。我又用菜刀将土豆四分五裂,一解我心头之恨。最后,我在奶奶的指导下,让它们下了热油锅,加工成了我们家的午饭。
这次的午饭是我吃过的一顿最香的午饭。因为它是我的辛勤劳动换来的。
范文4: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例(1)学写字:
记得有一次,老师教我们写一种新的字体:隶书。这隶书写起来还真有些别扭呢:以前,我们练习写楷书的时候,每一笔横都要稍作斜势。而这隶书就不同了,每一笔横都要端平,而且得“欲下先上,欲右先左”,写起来很吃力。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出白纸,叠成十二个大小一致的格,摆好笔墨,开始练习。我照着字贴,一笔下去,“哎呀!”用力过大,一个又黑又粗的笔道难看死了。我只好再在下一个格子里练习。我心中默默背着老师教我们的书写方法,手里的笔哆哆嗦嗦地往纸上按下去,笔画不粗了,可是弯弯曲曲像一个蚯蚓。唉,又是难看的一笔。
这个片断中,小作者将自己练习隶书的困难从用力不匀,手哆嗦等方面写了出来。更为生动的是将写出来的笔画运用比喻进行了描述。
例(2)学包饺子
我先拿了一个皮儿,放到左手上。然后用小勺盛了一点馅放到皮儿上,。呀!盛多了,馅都“躺” 到皮外了。我赶紧用小勺蒯回了一点放回盆里。然后把皮儿对折,左手托着饺子,再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在饺子皮的边缘上捏出一个个像波浪形的花边,这样,一个饺子就诞生了。我把它放在了盖帘上一看,妈妈包的饺子鼓鼓的,一看就知道装了好多馅,而我包的饺子瘪瘪的,跟没有装馅一样,立都立不住,晃悠了两下便“趴”了下去。妈妈笑着说是因为馅搁少了。这回,我包之前皮上多放了点馅,结果,包的时候手指一捏,馅都挤出来了,皮儿也撑破了,手上到处粘的都是馅,粘糊糊的,真是惨不忍睹。于是,我不停地调整着馅的多少,又接连包了几个饺子。终于这次,我也能熟练掌握馅多少的技巧了,饺子也像妈妈包的那样鼓鼓的,能骄傲地“站”在那里了。
这个片断中,小作者将包饺子时不会掌握馅多少,包饺子时出现的麻烦,以及最后包出了好看饺子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让人读了仿佛看到了她练习时的着急、小心翼翼地尝试,包好之后又很自豪的情景。
例(三)学拉小提琴
妈妈给我请了个老师教我拉琴。看着老师那娴熟的动作,听着琴弦上发出的优美的乐声,真让人佩服。我想:要是有一天,我也像老师那样,身着黑白相间的燕尾服,站在夜深人静的小树林中,轻轻地拉上一曲小夜曲,那是多么令人心满意足呀!
我从老师教我的指法开始练习。我必须先学会用脖子和肩夹住这把小提琴。开始还能夹住,到后来,我的脖子也酸了,头也麻了,汗也下来了。我紧紧地咬住牙关,好像一松嘴,琴就会掉下来一样。老师在一边一个劲儿地让我放松。我却越来越紧张,直到脖子开始抽筋了,才把琴拿下来。就这样,我很快过了第一关。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下课以后,我练习得就更苦了。夹琴、推弓、拉弓,一练就是两个小时。有一次,我发现我的小提琴上怎么有点水呢?原来,是我的汗水把琴弄湿了。现在,我的肩膀上的皮肤上还有一片硬硬的茧──那是我练习夹琴的烙印。
冬天,天气冷,我的手上有几道小小的裂口,按琴弦的时候一不留神,口子被琴弦拉深了,流出了鲜红的血。妈妈劝我休息休息。我说:“不!流点血不算什么!”就这样,经过刻苦练习,我的小提琴考级已经通过了六级。
这篇文章中,小作者以向往作为自己学习的起因,然后选取练习夹琴来描述自己练琴的艰苦。写出了自己酸疼、僵硬的感觉、头肩的动作。随后以自己练琴时出汗、流血来表现自己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努力。这样,“学会”的过程既生动又可信。
小朋友们,我们回想之后会发现我们长大了,也学会了许多的本领。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把你感触最深的记述下来吧,让大家一起分享你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赶快动手吧。记住,别忘了选好材料之后,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列出提纲,确定分几部分来写这篇文章;然后确定下来哪些部分要进行具体、详细的描写;这时就可以动笔了。
小朋友:武老师,你能告诉我,写“我学会了……”的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吗?我常常为写不出新颖的开头和结尾而发愁呢?
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法。如“学钓鱼”的开头:
一个星期天上午,外公来到我家。只见他手上提着两根鱼竿,腰上挂着鱼篓。我就知道外公是到我家鱼塘钓鱼来的。我一时来了兴趣。便缠着外公也要去钓鱼。
2.设问开头法。如“学骑自行车”的开头:
你有过成功的经历吗?如果你有,那么,你一定会知道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快乐,增长我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当然,我也有过成功的经历,那就是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3.直接回忆法。如写“学上网”的开头:
记忆在我脑海中慢慢汇成一条长河,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忧愁……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我学会了上网查资料。
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束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交代事情的结束。如:
哈哈!我今天学会了骑自行车啦。
2.明白事理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写出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如:
经过了这件事我不仅学会了游泳,还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不要向困难低头,凡是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向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3.展示心情法。如:
我终于学会了滑旱冰,我心里有着说不尽的欢乐。
小朋友:写“我学会了……”这样的作文,如何构思行文呢?
武老师:你真的很聪明啊。很多的三年级的小朋友都不知道什么是构思和行文呢。
所谓构思,就是在动笔之前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写?所谓行文,就是在想好之后,拿起笔来写文章了。
一般来说,写“我学会了……”这样的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来构思:
开头:点名你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
中间:具体描述学的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失败几次,你是如何成功的;在学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做的(一连串的动作),怎么想的等等。
结尾:可以写一写你的快乐心情,写一写你收到的启发等等。
小朋友:你能举例子说一说吗?
武老师:可以呀。比如你学会了包饺子。就可以这样来列提纲:
开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向谁学包饺子。比如向奶奶学。
中间:奶奶是怎么教你,你是如何包的。第一次如何包的,第二次如何包的,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当时你心理的想法等等,都要具体地描述出来。
结尾:写学会了包饺子后的快乐心情。
小朋友:哈哈!我今天学会了一个写作文的好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