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较完整版石介撰《石氏墓志》
(2012-08-05 23:02: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徂徕石氏研究 |
石氏墓表①
北宋·石介
石氏之先出于卫康叔之后。康叔,文王之子,周公之母弟。然则石姬姓矣。按《本纪》云:“卫,静伯生公叔,公叔生显伯,显伯孙挚生何为石氏。”《春秋左氏传》:隐三年有石碏,碏子厚,庄十三年②有石祁子,成二年有石稷,襄十七年、十九年有石买,二十七年、二十八年有石恶,襄二十八年、哀十七年有石圃,哀十三年有石曼姑,哀十五年有石乞,十七年有石魋。《礼记·檀弓》注有石骀仲。庄八年又有齐小臣石之纷如,十九年又有周士石速,僖三十年又有郑大夫石甲父,文十七年有石楚,成十年有石首,襄十一年、十三年有大宰石㚟,昭三十二年周又有石张,定十四年又有天子之士石尚,定十年又有宋卿石彄。六国时有石奢,尝相楚国。汉有万石君父子。晋有石苞、石统、石乔、石崇、石樸,又有石監。唐有石抱忠,则天朝为天官侍郎,石雄为将,石演芬著忠义。
□□六世祖自沧州乐陵县迁焉。今为兖州人也。吾祖初迁而南,得邑曰乾封后改奉符,乡曰梁甫,里曰云亭,村曰商王。负泰山,挟徂徕,有二大山之镇。且汶水注其后,经其西,遂筑居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吾祖其近仁智者欤!吾祖之初来,既鲜兄弟,亦无族姻,有田百亩,专以农为业。久之,始生高祖逵。高祖乃生曾祖七人,石氏于是遂蕃。
长曾祖性严毅,善于治家,每晨起,令诸子弟毕,先趋田亩,群子弟无敢后者,故石氏富于粟。且当五代兵寇之时,中原用武,诸祖又皆敏有材力,习战尚勇,骑射格斗,豪于乡里。赵将军者,钜盗也,众数千人,张旗鸣鼓,攻掠郡县,其锋甚盛。尝过吾里中,不敢为寇,遣使乞具一饭,诸祖诺之。行人更其辞,贼愤,乃来战,遂阵于南门之外。我不素备,犹杀贼数百人。方战时,遇力疲则憩于门内,苏而复战,贼势已削,将引去未得,尚酣战。三曾祖鞋系断,投门,门内有奸,闭门不纳,遂败。是以长曾祖、七曾祖、大祖父、二祖父、四祖父、七祖父皆没于阵。三曾祖善战,既败,贼入门,升堂阶,又斩贼副□□□花头,乃攀堂檐而上北出里余,息于栗林西数十步,渴就沟水饮,眼皆血出滴水上。苦战如此,然竟免。
呜呼!石氏之迁,其当唐季乎,战之岁在晋开运三年也。后五年,慕容氏反兖州,即周太祖广顺元年也。贼后十二年,石氏乃分。曾祖第六房无嗣,与第五房合为一院,凡六院。后第四房嗣亦绝,为五院。今第一院分六院,第二院分三院,第五院分四院,第七院分二院,合十六院。然皆出于七曾祖。记叙其略:
第一院曾祖讳路坚,娶颜张单氏,生大祖父、二祖父。大祖父娶秦氏,无子,女二人,长适西王张氏,次适南颜张丁让。二祖父娶侯村郑氏,生长伯父明、二伯父韬。长伯父娶阳关朱氏,无嗣,一女适刘聚,湘、筠,其甥也。伯父知医术,乡里咸通传。二伯父娶淳于桑氏,生六男,曰用,曰诚,曰元吉,曰政,曰峰,曰宣;三女,长适旧县陈隐,次适下村张氏,次适下村赵氏。用二男,曰峦,曰福;一女适聂氏。福生圭,峦生先、得哥。先生大眼。诚一男,曰澡,三女,适寇氏、郝氏、韩氏。澡生翁儿。元吉一男,曰涧;一女适夏氏。涧生玉儿。政一男,曰简;二女,适周氏、李氏。简生□儿。峰生三男,曰友谅、曰友直、曰友仁;三女,皆适张氏。宣三男,曰全、曰师恭、曰师让;二女,长适富氏,次在室。
第二院曾祖讳路钊,娶刘氏,生四祖父洪,十一祖父瓌;一女,适李氏。四祖父娶西洙高氏,生五伯父赞。五伯父娶李氏,二男,曰坦、曰荣;一女,适寇氏。坦生师睦、师和、师厚,一女适晏氏。师睦生课儿。荣生师哲、师敏。四祖父尝为桑令公厅头,故乡人呼牵笼。十一祖父娶西张戴氏,生四伯父匀;二女,适刘氏、张氏。四伯父娶神氏,生宽。宽生修己、黑牛;一女适成氏。修己生杨七。
第三院曾祖讳路宾,娶乾封黄氏,生九祖父文杲,十四祖父□。九祖父娶屈沟孙氏,生八叔父谦;二女,适耿氏、葛氏。八叔父娶下村马氏,一男曰亨,二女适丁氏、刘九皋。十四祖父无子。
第四院曾祖讳路岩,娶赵氏,事安太师,赵侍中、慕容相公、索太保,天福七年补御前子第,九年补猎务,开运三年补中将猎射务都头。乾祐三年、广顺三年,为讨击副使,无嗣,一女,适戚澄。
第五院曾祖讳路真,娶柏子赵氏,生十二祖父钦,一女适太子中舍刘阅。十二祖父娶南王王氏,生我烈考及仲父涓、仲父,季父居化,二女适西朱刘氏、百子赵氏。我曾祖笃勤农、乐田野,终身不游市郭。然喜衣冠③,尝嘱我烈考于乡先生,愿授以经。因语“吾不敢命吾儿青紫,得乡党以儒名吾家,吾老死足矣”。烈考果登第,列东宫官如其志。先是乡人以曾祖行呼吾家。祖父,乡里称长者,乡人乏必贷之,果知其不能偿,即取券焚之。善处乡党,恂恂然无竞。今吾院视他院稍益,二祖之德也。
我烈考讳丙,娶郭夫人、马夫人、刘夫人、杨夫人、后刘夫人,专三家春秋学④。大中祥符五年,真宗章圣皇祖御前擢第,仕至太子中舍。生我兄怀宝⑤及介、企、会、合与吾姊,吾姊适举子孙周。吾兄生师愚、师通、师勗、师诲、师默;女三人,长适进士姜潜,次适进士高枢,三在室。介生彭哥、川哥、徕哥。女二人,俱幼。企生师廉;女三人,俱未嫁。会与合未娶。师愚生鼎孙;女一人,方四岁。二仲父娶颜谢段氏,生屺、怀玉、怀德;女一人,适举子郭师颜。屺二女。怀玉生师格、师贤,一女。怀德生师果、师毅、师旺、伯惜;二女。三叔娶阳关薛氏,女二人,长适申村姜文,次适进士卢淑。姜甥鉴、铎、锡、社哥,女二人,一适进士孙廓,一在室。二婿擅文辞,甥宿学,不为无后。四叔父娶申村姜氏、上高唐氏,生佥;女二人,长适王氏,次适任氏。
第六院曾祖讳路正,娶杨氏,无嗣;女二人,长适西张鞠义,次适大吴刘义。
第七院曾祖讳路铎,娶戚氏,生八祖父文密,十祖父文秀,十三祖父,女二人,长适石固王氏,次适颜谢商氏。八祖父娶□氏,生五伯父遂、九叔父庆、十二叔父、十三叔父、十四叔父。五伯父娶乾封寇氏,生江及汸,四女,适王氏、杨氏、马氏、杜氏。九叔父娶大吴吴氏,生士元。十二叔父娶刘氏,二女,适张氏、王氏。
高祖之五女,长适颜张许氏,次适乾封张氏,次适上高郭氏,次适侯村侯氏,次适临汶翁氏。
石氏始祖一人,高祖一人,曾祖七人,王父十人,诸考十四人,吾辈二十一人,自我而下,诜诜未见其止也。若作厥室,始祖基之,高祖堂之,曾祖构之、王父塗丹之,诸考落成之,吾辈歌于下,饮食于下,于于如也。然不敢怠逸,谨保堂构而已。吾诸子若孙,既材而孝,其必能大石氏,基斯厚矣,堂斯峻矣,构斯崇矣,石氏斯传万世矣。
呜呼!石氏食此田,百有五十年矣。葬此地,九十有年矣。自始祖至圭八世,能不失故田,能奉祭祀。今举曾王父而降,为三十二坟,用康定二年辛巳八月丁丑八日甲申归于大茔,以附始祖、高祖、曾祖,岁时则与十六院大合祭焉。《诗》曰:“孝子不匮。”又曰:“无忝尔祖。”《语》曰:“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石氏子孙其庶几矣乎。
茔域南北长四百八尺,东西广三百六十尺,合一十七亩。大树一百三十株,檞树一千七百五十株,合一千八百八十株。石氏子孙贤也,茔阙固焉,宅兆安焉,树植茂焉,祭祀时焉。苟不肖也,何所不至。戒哉!
□□□□□□□□德郎、守三理寺丞、新授通判通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维士建仲⑥书,承奉郎、待制、将作监主簿□颜辅⑦篆额。孙湛刻。
〔注〕:
①墓表:犹墓碑。此碑额题作《云亭里石氏墓表》,正文题《石氏墓志》,下署“介撰”。也有的题为《石氏先茔墓表》。
②“成十三年”:为“成十二年”之误。
③衣冠:代称缙绅、士大夫。
④三家《春秋》学:《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于《春秋》是粗线条的笔墨,为补这一遗缺,后来又出现以春秋为主本的《传》,即《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三种,并称春秋三传。
⑤《徂徕石氏族谱》记载为“怀宝”。为石介长兄石金的字。
⑥士建仲:当为士建中。石介有《与士建中秀才书》《代郓州通判李屯田荐士建中表》可为证。士建中:字熙道,郓州人,北宋仁宗朝知名儒士。与“宋初三先生”中的孙复、石介相友善,且深被所知。孙复“所推重者,先生为第一,而石徂徕其次也”,而石介“高视一切,其所服膺,自泰山外,惟先生。”他是当时推动传统经学向义理儒学转化的重要人物之一。擅真书。
⑦□颜辅:当为孔彦辅。孔彦辅:孔子四十五代孙,字德甫,历仕仙源县〔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曲阜为仙源县〕主簿、将作监主簿、国子博士等。石介与其长兄孔道辅为知己朋友。
〔说明〕
本墓表以陈植锷教授点校的《徂徕石先生文集》所录《石氏墓表》为底本,所阙字参照清道光元年鄄城《石氏族谱》、光绪二十六年泰安《徂徕石氏族谱》、民国八年东蒙《兴隆庄石氏族谱》、民国十九年郓城石堂《石氏族谱》,1951年鲁西南十卷《石氏族谱》、1957年泰安《徂徕石氏族谱》等予以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