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张氏 4
(2009-12-11 20:33: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淮南姓氏志略 |
4、寿县瓦东小迎河集张氏
郡望、堂号不详。
瓦东小迎河集张(小迎河集,旧址在船涨北,淝水东岸)。始祖张庆忠,于明洪武年间自武林 (今浙江省杭州市北)迁来寿州,落户于淝水之滨,绵延600 年,已及二十三世。著名金石、书法家张树侯为族谱作序,其赞曰:“悠悠我祖,本自武林,有明洪武,迁于寿春”。晚清时,与瓦埠张氏联宗,不下两千户。
派辈字序为:
积善之家,永锡景福,
维新其德,用振清时。
其中“永锡景福”四字,于瓦埠张氏为“君子有(友)禄(爱)”。
5、寿县开荒乡张氏
郡望:清河郡
堂号:百忍堂
据张氏族谱自述:本族于明朝七世年间从山东老鸹巷迁移寿县青莲(十字路)张罗城定居。后有一份人迁往合肥西金皮山一带;清朝时张罗城又一份迁移到开荒东(油坊 贾店、土城一带); 后来,余下的又有迁到徐家大郢(未具体考查);现开荒东一带张姓已分布于油坊村大部分地区,集东地区.
65世至88世字辈:
昌世传。
应远芳兰贵,诚实罗余生。
6、寿县张家大郢张氏
郡号:清河郡
堂号:百忍堂
自称:瓦壶张
很久以前,山东老鸹巷百忍堂张氏宗族为避战乱,部分宗亲忍痛分离,决定从山东迁入安徽。为了使张氏后人日后相认有个确切的信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便当众摔碎一把瓦壶,让张氏后人每人珍藏一块做为相认时的信物,“瓦壶张”从此而得名。
有部分张氏后人到寿县涧沟集北部2华里外的地方落户,,据说当时只有两栋房子,一栋瓦房,一栋草房,他们就在瓦房里先住了下来,张家大郢由此而得名,这也是传承寿县瓦屋张的依据。另一部份则落户于霍邱县西大山。其实两地张氏均为同一族系。
民国时起四十辈份排列:
维克文成化,延宜胜允传。
积功原作述,持体可经权。
鼎力兴宗俊,恒思葆荫绵。
宁仁身则佛,敦义性其天。
7、寿县张氏
郡望:清河郡
堂号:百忍堂
字辈是:
传秀兆广成,克绍瑞应昌。
本立新仁道,怀先庆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