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丧葬中的豆腐习俗
(2009-02-15 21:03: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国豆腐民间文学资料选 |
广东潮州地区:收殓入棺前先举行“喂生”礼。死者儿媳要依次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死者口里,意思是报答死者生前养育之恩。
雷州民俗:出殡后,孝眷回到家,从大门口水盆里捞出制钱、铜钱,在起灵处吃豆腐,以示全家福。
山东章丘地区:出殡后,孝眷回到家,在起灵处吃豆腐,以示全家福。
浙江、上海一带办丧事有“吃豆腐饭”的习俗。当葬礼结束后,丧家举办酒席酬谢前来助丧的亲友,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俗称为“吃豆腐饭”,雅称为“豆宴”。即使现在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丰盛不亚于婚宴,但一碗豆腐羹是必不可少的,照旧称为“吃豆腐饭”。
关于吃豆腐饭习俗的由来,有不少种传说。其中一种说法为:
西汉淮南王刘安崇尚神仙之术,天天吃豆子,希望可致长生,期间发明了制作豆腐的方法。后来他的母亲死了,按照礼仪三日之内须停厨熄火,所以刘安连吃了三天冷豆腐。旁人不知道,见他把一块块雪白的东西往嘴里塞,以为他吃得是什么凤髓羊酪,于是批评他不守礼节。刘安便在三日成殓后举办素席,答谢各方来吊唁的宾客,席上特备一道冷豆腐,说破真情。从此,形成了孝子居丧期间多以豆腐为冷食,而成殓后用豆腐答谢吊唁宾客的习俗。
由于存在着丧家举办吃豆腐饭的缘故,所以浙江上海一带新婚宴客是忌讳上豆腐菜的。
因为按习俗办丧事时吃豆腐,老人寿终正寝的叫做“倒了豆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