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训斥孩子,就说“你真牛顿”

(2010-11-12 07:03:30)
标签:

育儿

牛顿

气不打一处来

天才

自觉意识

分类: 明妈育儿点滴

 

 从准备孕育孩子到养育孩子,每个妈妈无不象取经那样虔诚的向每一个育儿专家或咨询或学习,目的就是快速的让自己由小鸟依人的自由姑娘蜕变成合格的妈妈。从孩子的饮食来说,妈妈为了孩子那真是翻遍了美食,逛遍了超市,不厌其烦的换着花样调动孩子的胃口。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最最欣慰的就是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从婴儿到幼儿,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似乎孩子越大,妈妈的耐心越少,训斥孩子的频率越高,批评孩子的声音越大,越不能容忍孩子的点滴错误。

 想想孩子刚学走路,跌倒了,我们心疼的扶孩子起来,一遍遍,直到孩子学会。我们的大拇指时刻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准备着,“你真棒,孩子,你好厉害呀”,这些话我们一天重复着N 遍来鼓励着孩子的成长。

 可是孩子到了小学,我感觉,“你真棒”说的越来越少了。甚至有时漠视孩子的进步和兴奋,或者我们很少再夸大孩子的成绩。可能总感觉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做到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远远没有他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获得小智慧贴让我们激动不已。

 不但表扬少了,关键是妈妈唠叨多了,抱怨多了。看到一个简单的词语不会写,一道运算题算错了数,父母就气不打一处来。瞪着眼睛,有一些家长直接横眉冷对“你真笨,这么简单还不会。”

 一次,明儿也出现了这种大人认为很幼稚的错误,我不小心脱口而出“你真笨!”我从来不说明儿笨的,因为这样太伤孩子的自尊。看看明儿的表情:吃惊—愤怒—怒视,后来干脆大吼一声“妈妈,我不笨。”看着明儿的情绪变化,我非常后悔,真是恨自己口不择言。但是最让我难忘的是明儿那仇恨的眼睛,让我愧疚万分。

 “你真笨”,这句话可能是孩子最不愿意听父母,学生最不愿意听老师说的一句话吧。

 后来,我就想,说句什么话既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认真,又能发泄父母的恨铁不成钢,关键是不伤孩子自尊,不影响亲子关系呢?后来,学到了一句话,就是“你真牛顿。”这句话也是来自尹建莉老师教育孩子的一句话。

 “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批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我也给明儿讲了牛顿的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牛顿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事,却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明儿听完了这个故事,我再说他“你真牛顿”时,他不再生气了,而且立刻意识到自己又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失误。上学忘了带彩笔,“你真牛顿。”语文一个字写错了,“你真牛顿。” 学悠悠球总是掉球,“你真牛顿。” 打不开地下室门了,“你真牛顿。” 数学测验忘了抄得数,我大声数落他“你真牛顿。”……呵呵,我们天天用这句话,我也就不再失去理智去批评孩子,而孩子好像也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时候,我在生活小细节上,也经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明儿也哈哈对我说“妈妈,你真牛顿。”

 “你真牛顿。”一句非常容易接受的一句话,成了我们娘俩为对方提出缺点的一句口头禅。这句话让所有的妈妈都能坦然平静的接受孩子的失误,想想人家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都犯错误,我们凡人出点差错也是正常的。

 当你的孩子出现“笨”现象时,你就对孩子说“你真牛顿。”我们都是牛顿,那么我们都是天才呀,我们是天才父母和天才孩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