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父母不该有的阴暗心态
(2010-05-14 07:41:41)
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心态牢骚 |
分类: 明妈育儿点滴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有个好妈妈胜过有个好老师。孩子在做人,处事方面的风格,绝对受家庭的影响,不仅仅是言传,关键是家长的身教,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夫妻身心都疲惫不堪。上有老,下有小,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生活的不如意,面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有时会心情烦躁,有时会莫名的生气,有时会忍不住对孩子大打出手,孩子成了家长发泄的替罪羊了。也许我们做父母的会情不自禁的做过类似的让自己既难过又后悔的事情吧。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存在着以下阴暗的心态:
一:牢骚心态。现代父母疲于奔命,老人孩子,工作生活……在单位不适合发泄出来,回家会不停地抱怨和发牢骚:什么单位待遇不公平了,什么生活不如意了,什么身体不舒服了等等。父母自己的牢骚又转到了孩子身上:你今天为什么写作业这么慢,今天你为什么没有举手回答问题,考试你为什么没有得A,你吃饭为什么如此拖拉等等……
长期的牢骚,让孩子感觉回家真累,家让孩子压抑反感。父母的牢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遇到了问题不去寻找办法解决,而是采取逃避的消极做法。父母的消极心态,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大树”的伟大形象,你的怨言和牢骚让孩子体会到你就像一个自怨自艾的怨妇。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怨天尤人,不去主动努力创造机会,而是抱怨社会没有给他机会。
二:焦虑心态。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父母都没有什么最成功的经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拘一格才能降人才。我们不能拿别的孩子成功来套到我们的孩子身上。
父母经常焦虑:应该怎样做才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天天为孩子提心吊胆:孩子听课认真了吗,孩子学习能跟上吗,孩子今天吃饱了吗,孩子快乐吗?好像培养一个孩子,父母失去了所有的快乐和自由,全部的精力都拴在了孩子身上。这种焦虑心态,会使家庭气氛笼罩在一种压抑郁闷的环境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试想一个焦虑的父母怎么能够培养出健康阳光的孩子呢?
三:望子成龙心态。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炫耀当年他们学生时代是如何的优秀和风光,所以就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还有很多父母,当时他们上学由于多种原因,远大的抱负没有实现,把全部的期望都压在孩子身上,自己没有达到的目标奢望孩子替你完成。难免在教育孩子的大队伍里出现了大批的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父母,从孩子的孕育到出生到成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神童。
这种心态,会给父母和孩子戴上无形的枷锁。有一些父母经常教育孩子我们非北大不去上学。试想,北大—有多少学生能够挤上这个独木桥?记得有个孩子就问父母:“妈妈,你为什么没有考上北大,而让我考北大呢。我不行,我也不想考。”孩子的问题让妈妈哑口无言,妈妈如何回答呀。孩子说的对,父母自己都实现不了,为什么强加给孩子去完成你多年的心愿呢?
明儿参加了《宝宝名字的含义》,特别写了一篇博文名字,是母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