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岁孩子如何巧记唐诗宋词[少儿博客首页]

(2009-06-16 07:50:00)
标签:

文化

卷帘

唐宋诗词

海棠依旧

李清照

济南

杂谈

分类: 明妈育儿点滴

 

8岁孩子如何巧记唐诗宋词[少儿博客首页]

临近期末考试了,越来越多的技能比赛和过级接踵而至,让明儿应接不暇却不亦乐乎。上周举行了奥数过级,感觉还可以,信心十足的感觉能靠100分,但是由于理解的错误,做对了的题又改错了,可惜。试卷没有发下来,发下之后再研究吧。这周是古诗词过级,明儿现在是小学二年级,背诵的是他们学校自己印刷的三级《古诗文精选》,共有28首,要求20首的过级考查。背诵古诗词,感受古人的诗词歌赋,虽然有时候小学生不太理解他们的意境和诗意,但是感觉还是朗朗上口的享受和古文化的熏陶。我们是大力支持孩子背诵诗词的,从最简单的《咏鹅》,《悯农》到现在比较难懂的《如梦令》,孩子虽然感觉不出诗韵和用处,但是将来肯定会受益匪浅。明儿上小学的第一天,是用背诵唐诗和讲故事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从而入选班长的。看来明儿已经从诗词那里收获很多了。

最初的诗词简单易懂,都是五字绝句,到了三级之后,诗词难度增加,明儿背诵诗词的速度和兴趣明显减弱。周末,明儿拿起书,心不在焉的读了三遍,就抱怨太难了。看来,需要老妈出手帮忙了。拿过来一看,好小子,难怪有困难呢,原来背诵的是宋词-李清照的《如梦令》。的确很难哟,印象中这首词好像是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上曾经背过的词,现在让8岁的学生背,的确有难度。以前都是明儿背过之后找我检查,看他背的很流畅,我还以为他明白了诗意,现在看来也许是一知半解,真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自责。如此难背的诗词没有详细的讲解我们大人也需要背诵半天的。自责之余赶紧和孩子一起解决吧,我就充当语文老师吧,可能不太合格哟。

首先看作者,李清照是宋朝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也是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籍贯是济南章丘人呢,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作为山东的子孙深感自豪呀。她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其次是看题目,《如梦令》是词牌名,一个名称,来源很复杂就不用解释多了。记住名字就可以了。

再次是了解诗词的意境了。诗词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分析第一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Ok,解释的比较易懂了,明儿读完就被过了。看来剖析的效果还不错呀。

接着来第二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卷帘人”就是侍女。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没问题我说完,明儿就豁然开朗,记住了。

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第三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耶,一首很难背诵的宋词,轻松简单的背下来了,明儿也很高兴,因为我告诉他这是初中学生才学习的,他听后感觉很自豪呢。关键是诗词经过加工处理后,意思浅显易懂,也容易记忆了。

老师布置背诵两首,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背了《卜算子》。陪伴孩子学习本身就是我们家长的一种学习,明儿背过了,我也背过了,而且还被诗词和诗意深深吸引。

我非常喜欢《如梦令》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好,太美妙的诗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和明儿定下规则:以后我们娘俩一起背诵诗词,而且我们还要比赛PK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