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研组通告:认识自我,和儿童一起成长—社会领域关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研讨

标签:
社会核心经验自我认识 |
分类: 飞翔的精彩——园本教研动态 |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小组解读和积极主动的思考,全面了解自我意识的结构以及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结合观摩、研讨,探索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提升的教学策略,加深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整体思考。
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12上午8:30——11:00
2019年10月12日下午2:00——4:30
活动地点:东岸一楼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一、开场活动:猜猜我是谁?
活动过程:
(一)教师入座,组成四个小组,选一个组长。
(二)集体游戏:猜猜我是谁?
1.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
每个人在操作纸上从兴趣、爱好、性格、能力、气质类型、行为习惯等方面写出10句描述自己的句子,末尾处写上自己的姓名后交给组长。
2.小组交流分享:组长分享纸上的信息,让大家猜猜是谁?看谁能在最少的信息提供中被猜出。猜中的人要说出理由,被猜中的人要说说猜中时的感受。
3.小结。
(三)了解自我意识:
1.什么是自我意识?
2.成熟自我意识的三个表现。
二、小组解读:自我意识的结构以及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点分析
活动过程:
(一)集体解析:自我意识的结构
1.明晰结构:从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的结构。
2.小组头脑风暴:结合纸条,分别思考其维度的归属。
(二)小组解读,关于3-6岁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点
1.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性别意识)
2.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以自尊为例)
3.自我调节的发展特点:前道德、依附、认同和内化
(三)小组汇报,集体提升。
三、现场观摩研讨:走进儿童社会领域“自我意识”的世界
(一)主持人提出观摩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观摩教学活动。
(二)视频学习:大班社会活动——独一无二的我
活动目标:
(三)互动研讨:
1.小组评析:
你认为本次活动中教师围绕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对儿童最好的支持性策略体现在哪个方面?
教师如何针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教学组织策略?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2.主持人小结。
四、结束活动:心理测试——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