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研组活动:玩转测量,丈量理解儿童学习的距离

标签:
测量核心经验幼儿发展轨迹 |
分类: 快乐起飞——教研活动策划 |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以及思考交流,深入了解测量核心经验的若干要点。
2、结合观摩、研讨,初步理解儿童在该核心经验学习中的发展轨迹,探索“测量”数学活动中的支持性策略。
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0日上午8:30——11:00
2018年4月20下午2:00——4:30
活动地点:东岸一楼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一、开场游戏:搭建纸质高塔
活动准备:10张报纸、透明胶带、剪刀
活动过程:
(一)讲解“建塔”要求:每组有十张大报纸、一卷透明胶带、一把剪刀,请大家在20分钟里用这些材料合作建一座最高的塔并取好塔名。要求又高又稳,有创意的思考。
(二)小组操作建塔,主持人观察小组合作情况。
(三)小组展示,并讨论:
1、你们组塔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创意?这个创意是怎么得来的?
2、你们组是怎样让你们的塔建得又高又好的?
3、你觉得刚才的游戏中,哪个环节最重要?你从别人或者自己组的经历中得出什么看法?
4、主持人小结。
(四)集体思考:
1、如何比较哪一个组建的塔最高?
2、在幼儿发展阶段,哪种测量方法最为适宜?
二、体验式操作活动:一起来测量
活动准备:每组高矮、大小不同的两个杯子;回形针、吸管、天平、纸条、绳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讲解要求:每组自选测量工具对两个杯子进行测量,得出结论。
(二)小组操作,探索测量两个杯子多种属性的不同方法。
(三)小组汇报:
1、用什么工具测量了杯子的什么属性?发现了什么?
2、这个操作体验活动让我们获得什么启示?
(四)换位思考:从儿童的角度思考测量概念的发展轨迹。
三、现场观摩研讨:走进儿童数学学习的“测量”世界
(一)主持人提出观摩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观摩中班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二)现场观摩,教师观察。
上午组:大班数学活动——跳远比赛(执教:张璐)
活动目标:
1、在跳远比赛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材料进行长度测量,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2、尝试发现和思考不同计量单位测量的数量不同,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
下午组: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执教:包黎黎)
活动目标:
1、在多次合作测量桌子的长和宽中掌握正确测量的方法,体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快乐。
2、初步认识测量工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具体测量物选择适合的自然测量工具。
(三)互动研讨:
1、执教者阐述围绕测量核心经验开展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后的有关想法与思考,重点谈如何在这个活动中实践支持性的教学组织策略,尝试了些什么?还可以改进什么等等?
2、教师们围绕议题写关键词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式研讨。
主持人进行引导:
你认为本次活动中体现了哪些关于测量的核心经验?
教师围绕测量核心经验对幼儿最好的支持性策略体现在哪个方面?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四)主持人小结。
四、结束活动:台湾爱弥儿幼儿园关于测量案例的分享《甘蔗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