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研组活动:走进模式,一起玩排序

标签:
研讨模式核心经验 |
分类: 快乐起飞——教研活动策划 |
走进模式,一起玩排序
——数学教育关于“模式”核心经验的研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与材料、问题的相互作用和积极主动的思考,全面了解模式核心经验的若干要点。
2、结合观摩、研讨,初步理解儿童在该核心经验学习中的发展性特点,加深对“模式”核心经验的整体思考。
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1日下午2:00——4:30
2017年11月3上午8:30——11:00
活动地点:东岸一楼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一、开场活动:另类排队比赛
活动准备:小中大及其他桌牌、可分发的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入座,按照桌牌自由组成四个小组。
(二)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今天的游戏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当主持人给出指示后,各小组要用最短的时间按要求进行排队;本小组完成任务之后,全体成员用自己的方式示意。
1、启发教师思考:游戏前我们先要做什么?(自己设计完成任务后的示意方式)。
2、集体讨论并演示本组的成功示意,主持人强调富有创意而独特的方式更能体现团队精神与现场效果。
(四)教师分组竞赛。
(五)统计每组获得的胜利次数,为胜利的小组办法奖品。
(六)讨论:
1、在排队的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游戏过后,你有没有发现小组成员之间熟悉了很多、默契了很多?
3、这个游戏对于排序活动有什么启示?
4、共同归纳:什么是排序。
二、体验式操作活动:一起来创造模式
活动准备:每组一份各色彩纸,剪刀、双面胶以及海报纸。
活动过程:
(一)PPT出示数学内容四个主题以及相对应的内容分块,引发教师思考模式与排序的关系。
(二)小组解读,关于“模式”的核心经验
核心要点一:模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的序列(可以是重复或发展的),它不仅存在于数学中,也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核心要点二:识别模式可以有助于进行预测和归纳概括。
核心要点三:同一模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
(三)小组完成一个关于模式的创造,可以利用桌上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身体来进行创作,现场模拟几个主导提问,思考如果向儿童呈现这种模式,可以预设的问题是什么?
(四)小组展示,集体分享。
(五)主持人小结。
三、现场观摩研讨:走进儿童数学学习的“模式”世界
(一)主持人提出观摩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观摩中班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现场教学观摩活动来进行关于数学教育中“模式”的相关研讨。研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儿童获得关于“模式”的核心经验。
(二)现场观摩,教师观察。
下午组:中班数学活动——破解密码(执教:赵莹莹)
活动目标:
1、能在观察和比较中发现物体的高矮差异,学习6以内的物体按从矮到高的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2、通过操作中发现序列中物体前后之间的高矮关系,逐步建立序列的观念。
上午组:大班排序活动——我来排一排(执教:包黎黎)
活动目标:
1、回顾和感知AB不同组合的模式,发现模式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对ABC不同组合的创造和表现,并利用模式进行游戏。
3、能大胆、自主的表现在游戏中的新发现,能与朋友和老师积极互动。
(三)互动研讨:
1、执教者阐述围绕模式核心经验开展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后的有关想法与思考,重点谈如何在这个活动中实践支持性的教学组织策略,尝试了些什么?还可以改进什么等等?
2、教师们围绕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式研讨。
主持人进行引导:
①你认为本次活动中教师围绕模式核心经验对幼儿最好的支持性策略体现在哪个方面?
②教师如何针对儿童模式认知能力发展采取相应的教学组织策略?
③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四)主持人小结。
四、活动创想:如果世界可以创造一种模式或一种规律,你希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