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研组活动:自主性游戏,想说爱你不容易(三)

标签:
自主性游戏介入时机方法 |
分类: 快乐起飞——教研活动策划 |
活动目的:
1、在厘清自主性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自主性游戏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判断依据,通过集体案例分析,明确介入的优先等级。
2、通过分组角色扮演,尝试探索自主性游戏中各种情况的介入方法。
活动时间:2016年5月6日8:30——11:00
活动地点:东海三楼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一、开场游戏:民间艺术团狂欢节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从策划表演感受自主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每组桌牌,每人一张问题纸(一共4个主要问题)
活动过程:
(一)教师根据问题纸寻找小组,分组落座。
(二)引出主题,组建了四个民间艺术团,选出团长。
(三)民间艺术团排练及狂欢活动。
1、交代任务,明确要求。
2、各个民间艺术团排练,主持人观察每一个教师的参与情况。
3、各民间艺术团狂欢节。
(四)讨论:
1、请艺术团的团长分别来说一下你们是如何排练的?
2、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团长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你是一个好团长吗?为什么?
3、你们觉得狂欢开心吗?为什么?
4、这个活动对于我们今天的主题,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介入有什么思考?
二、思维大碰撞:游戏介入的那些时机
活动目的:明晰自主性游戏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判断依据,通过集体案例分析,明确介入的优先等级。
活动准备:海报纸、勾线笔、案例操作纸等。
活动过程:
(一)小组头脑风暴: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1、引出主题:《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明确要求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是一种师幼互动的现象,介入需要时机,什么时候需要教师介入,什么时候不需要教师介入?是我们教师在游戏观察中首先要厘清的。
2、交代任务:请每一组的教师回忆自己参与孩子游戏的情景,与同伴分享哪种时候需要介入?哪种时候不需要介入?
3、小组成员撰写操作纸,以开火车的形式表达自己组的观点。可以修整别组的观点,但不可以雷同。
4、小结。
(二)案例分析:我该先去哪里?
1、交代案例背景:介入的前提是选择,当音乐想起,孩子分别进入各个区域进行自主性游戏的时候,你会发现教室里一下子出现了很多状况,作为教师对孩子区域里的状态如何进行基本的判断,该如何选择进行介入呢?
2、小组分享案例,并讨论:请根据案例判断你会先去哪里?为什么?你会做什么?然后去哪里?为什么?并结合案例情况说说观察孩子在区域里的状态的基本判断是什么?
3、汇报员汇报,其他组补充。
4、小结。
四、体验式培训:自主性游戏介入的方法
活动目的:通过分组角色扮演,思考自主性游戏中各种情况的介入方法。
活动准备:视频、操作纸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二)小组自领问题进行角色扮演,汇报员汇报介入的方法。
(三)每组汇报完了之后请其他组点评,这样的介入是否有效?
(四)小结提升。
五、问题解决:自主性游戏介入的那些思考
活动目的:通过团队合作解决自主性游戏中的普遍问题,进一步引发对自主性游戏推进的思考。
活动准备:教师在教研组博客上留下自己指导的困惑与问题,教研组集中归纳,选其中四个主要问题。
活动过程:
(一)呼应开场分组: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请每组自行解决自己组的问题,并对别组的问题开展思考。
(二)集体诊断问题,关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介入。
(三)观看视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