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教研组活动:邂逅学习故事,发现儿童

(2016-03-16 08:32:25)
标签:

学习故事

邂逅

发现

儿童

分类: 飞翔的精彩——园本教研动态
大教研组活动:邂逅学习故事,发现儿童

活动目的:

1、了解新西兰幼教的课程观、儿童观,进一步更新观念,发现儿童的力量。

2、通过对比、案例分析明晰学习故事概念以及典型特征,初步掌握学习故事三步骤。

活动时间:2016317日下午2:00——4:30  上午班教师

          2016318上午8:30——11:00 下午班教师

活动地点:东海三楼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一、开场活动:我们眼中的儿童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与同伴分享各自对儿童的理解。

活动准备:每组桌牌,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按分园落座,完成操作纸。

1、引出主题:在你的心中,儿童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表示,你会选择哪个形容词?

2、请在组内的操作板上分别写下每个人对于“儿童”的感受,并在组内分享对于这种感受的理解。

(二)我们心中的“儿童”形象分享。

1、各组汇报本组对于“儿童”的理解。

2、小结:不同的形容词代表了不同的儿童观。

(三)出示图片,思考: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四)小结:这是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的儿童观。

 

二、图片分析:走进新西兰幼儿园的一天

活动目的:了解新西兰幼儿园的一天,感受这种儿童观下幼儿园的课程观,寻找与《指南》精神的契合点。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新西兰幼儿园的一天。

(二)小组讨论:

1、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新西兰幼儿园的一天?

2、新西兰课程和中国课程有什么不同?

(三)结合图片,阐述新西兰幼儿教育国家课程的核心理念,

(四)重温《指南》精神,寻找新西兰幼教核心理念与《指南》的契合点。

 

三、案例对比:邂逅学习故事,发现儿童

活动目的:

1、走进学习故事,明晰学习故事和教育故事的区别,与观察笔记和轶事记录的联系和区别。

2、感受学习故事的三步骤,了解注意、识别与回应的聚焦点。

活动过程:

(一)小组活动:分析两个案例,思考学习故事和教育故事的区别,明确什么是学习故事。

(二)集体分享:回顾自己写过的观察记录中的轶事记录,与学习故事的联系与区别。

(三)重点分析学习故事《搭建一座黏糊糊的大桥》。

1、小组阅读进行分析:

问题:

学习故事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学习故事包括哪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聚焦?

2、小组汇报,其他组进行补充和完善,达成共识。

(四)小结与分享。

 

四、视频分享:《邂逅学习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