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研组通告:行思并进,解读《指南》科学领域 ——“学习、理解指南”专题研讨方案之四

标签:
科学指南研讨教育 |
分类: 快乐起飞——教研活动策划 |
活动目的:
通过观点剖析、案例解读以及现场观摩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思考《指南》背景下科学教学活动的实践运用,关注教师支持性的策略研究,有效提升集体教学效益。
活动地点:东海园三楼多功能室
活动时间:2014年4月4日上午8:30——11:00
活动安排:
一、自由创想:羽毛的故事
二、观点讨论:幼儿探究知多少
活动目的:
1、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理解幼儿科学探究的特点,进一步把握科学领域的核心价值。
2、反思当前的教育现状,寻找《指南》精神在幼儿科学学习与发展中的有效措施。
活动准备:小组操作纸、案例分析、ppt、彩色卡纸、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阅读《指南》科学领域引言,小组讨论:
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2、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3、幼儿学习的方式是什么?
4、成人教的方式是什么?
(二)小组汇报,达成共识。
(三)科学探究子领域中三个目标的关系解读:
1、每组以最快速度写出科学探究子领域中的三个目标进行张贴。
2、阐述对这三条目标的理解并分析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案例点击:
1、小组领取案例,对照《指南》思考:案例在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教师的支持方面给我们哪些启发?
2、分组讨论,完成操作纸,确定汇报员。
3、集体分享,小组展示。以一个小组为例分析,其他小组补充进行。
4、主持人简单小结,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各年龄段的幼儿探究特点以及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三、现场观摩:走进《指南》科学领域的儿童学习与发展世界
活动目的:通过观摩现场教学活动,思考《指南》背景下如何在各年龄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活动准备:科学教学观摩活动2个,每位教师自带教学活动观摩本。
活动过程:
(一)观摩前提出要求:
思考《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科学领域的集体教育活动?是否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全面的科学观,体现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体现老师有效的支持。体现指南中科学探究子领域的核心价值。
(二)现场观摩教学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会“游泳”的牙签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活动,感受牙签的游动方向跟水的张力有关。
2、能大胆地表达、交流神奇牙签游泳的过程和结果,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水
活动目标:
1、对物体的沉浮感兴趣,在大胆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如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萌发对周围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2、能和同伴分工协作,大胆交流,体验操作成功的乐趣。
四、中场游戏,充能热身。
五、小组参与式培训:教学活动观摩后的研讨,理解指南精神
活动目的:通过集体研讨激发教师大胆表述自己的建议,思考如何在集体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支持,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
活动准备:告示贴、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执教教师教学后反思。
(二)每位教师写下自己观摩后的关键词,并进行张贴。
(三)集体研讨:
1、点击最热门的关键词。
2、主持人结合关键词引导教师进行补充,思考教师如何在集体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支持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
3、思考《指南》背景下的科学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需要进行哪些转变?
(四)主持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