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论道:能避免赢转亏的七大窍门
    窍门四:善用联想。即根据市场的某个反应,展开联想,获得短线收益。一般主流龙头股往往被资金速拉至涨停,短线高手往往都追不上,这时候,往往联想能给你意外惊喜。以某日为例:上午联通因有利好消息公告停牌,联通国脉一开盘就有5%的涨幅,然后迅速涨停,这时候,就应该想,这个市场谁还和联通关系比较密切呢?联想不仅适合短线,中长线联动也可以选择同板块进行投资。 
  窍门五:学会空仓。有很多高手很善于利用资金进行短线操作,有时候会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对于非职业股民来说,很难每天看盘,也很难每天能追踪上热点。所以,在股票操作中,不仅要买上升趋势中的股票,有时还要会空仓。当感觉市场上的股票很难操作,热点难以把握,绝大多数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涨幅榜上的股票涨幅很小而跌幅榜上股票跌幅很大时,就需要考虑空仓了。
  窍门六:暴跌可能是重大的买入机会。阴跌的机会比暴跌少很多,暴跌往往出现重大机会。暴跌往往是重大利空或者偶然事件造成的,在大盘相对高点出现的暴跌要谨慎对待,但是对于主跌浪或者阴跌很久后出现的暴跌,你就应该开始关注一些股票了,因为很多牛股的机会就是跌出来的。 
  窍门七:保住胜利果实。我的一个朋友在近期蓝筹股行情中获得50%多的收益,但他也承认自己不是一个高手,因为他属于短线高手型,在震荡势和熊市中往往会把牛市获得的胜利果实吐回去,白白给券商打工。怎样保住牛市中的胜利果实呢?除了要设立止赢和止损外,对大势的准确把握和适时空仓观望也很重要。那么,又怎样在熊市中保住胜利果实呢?我认为在熊市保住胜利果实的办法就是始终跟踪几只股票,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尝试虚拟买卖,不妄图买入历史最低价,升势确立后再入场实盘操作。
观点与操作:
1.关于量能的三点看法:先说一点题外话。近期家里事情非常多,已经完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每天完成一篇博文,我想长期跟踪本博的投资者应该清楚我的观点一旦确立不会今天看涨明天看跌。从本周起,本博发文频率将从每天一篇改为每周二到三篇,敬请见谅。东博改版后,这里也清净了很多,尝试重新开放评论,给各位一个交流空间,广告和嘴炮股神勿扰。
 
 
这段时间,市场参与方对于量能的变化是关注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多数的观点是五一节前量能水平屡次刷新新低,市场人气低迷,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上行,本周二大涨,但是沪市成交量仍然不到2000亿,和去年高峰的万亿相比只剩零头而已。今天和各位交流下我对于缩量的认识。
 
 
我讲三点。首先,其实缩量一词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的是之前的量能水平,从A股的历史上熊市底部和牛市顶部的量能对比看,多数情况下当底部量能是顶部量能的1.5-2.0折区间时市场进入底部区间,具体数据各位可以看看01年牛市和05年熊市底部,以及07年牛市顶部和08年熊市底部的对应量能关系。如果这个规律能够延续,那么2015年牛市的顶部量能大致在1.2万亿左右,则本轮熊市的底部量能应该在1800亿左右。单看量能水平角度,其实已经满足构造底部的要求。
 
 其次,各位应该还记得去年的天量成交量其中有两股重要力量,一个是场外配资,一个是程序化的交易,这两个主角究竟贡献了去年多少的牛市成交量并没有具体数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两股力量已经在三波股灾之后已经消失,所以在考虑成交量的变化时,一定要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在没有了场外配资和程序化交易的推波助澜下,再想出现之前万亿成交的场景已经不可能。
 
 
第三,经过三次股灾后,市场筹码出现大幅交换,其中国家队至少在股灾中拿了万亿筹码,而这部分筹码按照管理层的说法将长期持有,简单说就是绝大部分救市筹码是中期不会流向二级市场的,几波救市中国家队买进的筹码客观上减少了可流通的筹码总量。
 
  以我的看法,基于以上因素,今后缩量(相对去年牛市量能)将成为常态。
 2.有板有眼:本周如站上5周线则可将仓位提升到7-8成;否则继续保持半仓或之下仓位,再度跌破60天线空仓出局;关注资源股和地产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