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论道:信心理论:用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股价(1)
信心股价理论,是基于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股价。由于传统股价理论,过于机械性地重视影响公司盈余,而并不能解释在多变的股市中股价涨跌的全盘因素。尤其当一些突发性因素导致股价应涨不涨,反而下跌,或应跌不跌,反而上升,此种现象,更使传统的股价理论变得矛盾。因此信心股价理论,强调股票市场由心理或信心因素影响股价。
根据信心理论,促成市场股价变动的因素,是市场对于未来的股票价格、公司盈利与股票投放比率等条件,所产生信心的强弱。投资者若对于股市基本情况乐观,信心越强,就必然以买入股票来表现其心态,股价因而上升,倘若资金本身过于乐观时,可能漠视股票超越了合理正常价格水平,而盲目大量买入,使股票价格上涨至不合情理的价位水平。相反,投资人士若对股票市场基本情况表示悲观时,信心转低落,将抛出手中股票,股价因此而下跌,倘若投资人士心理过度悲观,以致不顾正常股票价格、公司盈余与股息水平而大量抛售股票,则可导致股票价格被抛低至不合理水平。就因为投资人信心的强弱,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情况,有时甚至与上市公司营运状况,以及获利能力等基本因素完全脱节,使股价狂升暴跌原因就在这里。
观点与操作:
1.两个四千点的异同:如同8年抗战,8年后上证指数重新回到4时代,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股语同样有云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重复。有必要对两个4000点做一个简单对比。我们从政策面,资金面,估值面三个角度进行简单的对照分析供博友参考
政策面:8年前春节过后,随着题材股的疯狂拉升,市场营造了极强的赚钱效应,场外资金不断入市推动股指接连刷新3000点和4000点两个千点整数关口,而07年牛市的核心驱动力在于股改释放的政策红利和人民币升值进程,总体上当时的管理层对于股市是爱护的,只是随着题材股的疯狂炒作,从2007年四月政策基调开始出现局部转向,不断提醒投资者单纯炒作题材股的风险;本次牛市核心驱动力在于定位股市为经济全面转型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环节实体经济困局,故而在转型完成之前和实际融资成本大幅降低之前,我们判断管理层对于股市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和8年前一样,从今年1月份开始,首先对高杠杆进行整顿,3月份开始又多次提示创业板的泡沫风险,加上不断提速新股发行力度等等,系列调控其实指向明显。过高杠杆和局部炒作泡沫是管理层所不愿意看见的。07年在多次警示风险无效的背景下,出现了5.30惨案,需要指数的是5.30之前上证点位在4300点;现在距离4300也不远,并且风险警示也说了多次。
资金面:两次4000点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场外增量资金,特别是居民储蓄资金加速进场成就冲击4000点,区别在于本次牛市资金面上杠杆资金是主力之一。回顾8年前的牛市居民储蓄资金入市其实有两个高峰,一个是5.30之前储蓄资金直接入市,一个是5.30之后,尤其是2007年7月之后通过申购基金变相入市。而截至目前,我们同样看到了第一个入市高峰,至于基金申购角度,尽管相对之前要火爆很多,但仍然和07年下半年相比有不小差距;
估值面:07年4000点时题材股泡沫严重,权重股估值尚处于合理区间;这次4000点,创业板整体PE超过90倍,中小板超过60倍,而沪深300和上证50都还在历史均值或之下,和07年一样同样是局部泡沫极为严重。
看看两个4000点,恐怕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确实两者在很多方面极为相似,而07年4000点后发生了5.30惨案,那段历史争议极大,现在有了期指,融资融券等工具对冲,我们自然不希望还有5.30惨案重演,但是必要的风险意识是必须的,尽管时隔8年,市场巨变,但不变的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还有那个1赚2平7赔的惯例。
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主板银行,资源,酿酒食品配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