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空密集和板块博弈

(2015-03-03 13:22:46)
标签:

股票

主力

博弈

煤炭

煤炭板块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关于主力出货的手法与投资人应对策略
    先讲关于主力出货的三大要素
    1.时间:时间,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大的方面看宏观经济转淡,政策面要求股市调整;最好的出货时间是在宏观经济运行到阶段高峰且有回落迹象之时;从本质讲,主力只是大规模投资人而已,其行为也要顺应市场趋势;地利---个股题材已经全面反复的多次发掘炒作,很难再寻找到新的热点,股价已经涨到阶段顶点;人和---市场人气高涨,赚钱效应明显之时是最适合主力出货的环境;
    2.价格:要卖的尽可能高的价格是主力的最佳算盘;问题在于拉到多高才是目标,作为一般投资人显然无法接触到主力的操盘计划,这就需要投资人根据数量,时间,价格三个因素来判断,从市场题材股的主力运作手法看,中线主力一般至少有50%空间才会考虑出货,部分强悍主力甚至将出货位置定在1倍甚至更高;不过不管如何,当大部分股票已经翻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足够警惕,警惕在高位形成的“久盘不跌”的形态;
   3.数量:尽可能多的在高位出货时基本目标;不过在盘面上,主力是不会告诉你在集中出货的,放量的个股反而不好判断究竟是出货还是换庄;有个基本原则可以参考,一般来讲,主力持筹数量高的股票不会超跌,道理很简单,筹码高度集中后,如果大幅度下跌将给主力自己套上枷锁;---未完待续

观点与操作

1.利空密集和板块博弈:今天我们聊两个板块。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煤炭。这两个板块都属于上证权重板块,并且近期以来有一个同性即行业利空密集出现。房地产行业近期传出不动产登记逐步正式推广,成交量清淡,房价持续滞涨等重大利空;煤炭板块则更是一片萧条,多年以来首度煤炭企业春节放假,煤炭价格节前开始下降,煤炭上市公司几乎全军覆没年报全面业绩下滑或者亏损,行业欠薪严重,而那个纪录片的出现更是让煤炭成为背负雾霾的最大成因。这两个密集利空出现的群体谈什么呢?我们今天聊的就是这种困境下的板块阶段性反转博弈机会。

    我们知道资本市场是一个讲究预期的地方,而资本市场预期和公司未来之间的差异便是股价的博弈机会。先看地产板块,在近期利空密集轰炸之下房地产板块指数(991007)已经率先于上证指数创出反弹新高,韧性十足,这种行业利空下指数率先于大盘创出新高已经证实有增量资金介入地产群体,或者说有资金在博弈未来房地产的全面复苏引发的二级市场对于地产上市公司的估值重新定位。煤炭板块整体情况相对地产而言要差一点,我们复盘煤炭股的表现,本波调整绝大部分煤炭股都已经调整到30周线,个股股价对应上证点位在2500点一线,整整跑输大盘超过700点。而我们注意到节前神华开始降价销售,在期货市场动力煤叠创新低的背景下,二级市场煤炭公司股价却出现企稳迹象,期货和股市表现出现背道而驰,这种走势同样提示我们煤炭板块公司出现资金托底介入,当然,进入资金是做中长线打算还是做中期波段无法得知,但这种异动是极为明显的。即便从权重补涨角度看,煤炭股也有充足的上行动力存在。

    我们认为地产和煤炭板块作为两个高弹性且流动性较好的权重群体,在当前阶段具备了较好的博弈价值,适合大资金群体参与其中。

     我今天单独说两个板块,其实还和那个火爆的纪录片有关,矛头都指向了煤炭,其实和房地产也有关,盖房子需要水泥钢铁,都是耗煤大户。网络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容忍不同的声音。对于这个纪录片我的看法:第一,雾霾在此之前就一直存在,并且政府为降低雾霾的举动从来没有停止过;第二,片中认为煤炭是雾霾的最大源头属于忽视国情,片面的观点。缺油多煤是基本国情无法改变,关键在于怎么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煤炭行业这几年过得极为艰难,我想纪录片的制作方并不清楚或者详细了解煤炭工人目前的困境,有多少一线工人被欠薪,降薪,其中的艰辛绝对不是平日远在海外的制片人所能感同身受吧。最为弱势的群体在最为艰难的时候还要承受着所生产产品成为公众厌恶的目标,令人唏嘘。当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资本市场并不是人云皆云的地方,周一煤炭股集体发力,尤其是其中的无烟煤个股表现更为强势,资金的选择在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深层次更全方位,或者说,当我们仰望天空关注雾霾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同时也看看那些在井下数百米深辛勤劳作,在炼钢炉前挥洒汗水的工人们,天上的雾霾和地上地下的东西他们之间绝非简单的因果对立关系。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 权重煤炭有色,地产;主题投资见上周五博文阐述三大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