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罕见一幕8年再现

(2014-10-15 14:07:39)
标签:

金叉

年线

半年线

上行

庄家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盘中怎样识别庄家做盘痕迹

   做收盘:

  1、收盘前瞬间拉高―――在全天收盘前半分钟(1459)突然出现一笔大买单,加几角甚至1元、几元把股价拉至很高位。目的:由于庄家资金实力有限,为节约资金而能使股价收盘收在较高位或突破具有强阻力的关键价位,尾市“突然袭击”,瞬间拉高。假设某股股价为10元,庄家欲使其收在 10.8元,如果上午就拉升至10.8元,为把价位维持在10.8元高位至收盘,就要在10.8元位置接下大量卖盘,需要的资金量必然很大,而尾盘偷袭由于大多数人未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也收市了无法卖出,庄家因此达到其目的。

  2、收盘前瞬间下砸―――在全天收盘前半分钟(1459)突然出现一笔大卖单,降低很多价位抛出,把股价砸至很低位。目的:A、使日K形成光脚大阴线或十字星或阴线等较“难看”的图形,使持股者恐惧而达到震仓的目的。B、使第二天能够高开并大涨而跻身涨幅榜,吸引投资者的注意。C、操盘手把股票低价位卖给自己或关联人。

  做开盘:

  1、瞬间大幅高开―――开盘时以涨停或很大升幅高开,瞬间又回落。目的:A、突破了关键价位,庄家不想由于红盘而引起他人跟风,故做成阴线,也能达到震仓的效果。B、吸筹的一种方式。C、试盘动作,试试上方抛盘是否沉重。

  2、瞬间大幅低开―――开盘时以跌停或很大跌幅低开。目的:A、出货。B、为了收出大阳使图形好看。C、操盘手把筹码低价卖给自己或关联人。

 

观点与操作

1.重磅:罕见一幕8年再现:均线系统中长期均线的变化对于投资者认识市场长期趋势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尤其是半年线和年线的走势被作为长期走势的风向标。观察目前的上证指数日均线系统,我们发现半年线已经金叉年线(9.23发生)。需要指出的是:自2008年超级熊市以来,半年线金叉年线曾数次出现,分别是2009年6月17日收盘2810点,2011年2月9日收盘2774点,2013年4月23日收盘2184点。那么熊市中之前的三次半年线金叉年线后发生了什么?第一次:2009年6月17日之后大盘继续加速上行,展开冲击3478点的旅程,涨幅近30%,不过这段也是1664-3478的最后疯狂。第二次2011年2月9日后大盘继续小幅反弹直到4月见顶3067点,涨幅仅10%;第三次2013年4月23日之后大盘反弹到2334点,涨幅不到10%。从上面三次半年线金叉年线后的表现看,短期内市场都是上涨为主,体现出趋势的力量发挥作用。但是2011年和2013年的两次金叉都只是引发了短期上行,后面则是更大级别的下跌,即便是09年的金叉,其实也只是1664-3478整个行情的末端。这三段金叉从本质上都没有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换而言之,金叉是无效的。

    于是,问题来了,第一,什么样的金叉是有效金叉,第二,上述三段为何是失败的金叉。-----解答:当半年线和年线同时都处于上行状态时的金叉才是有效金叉,上述三段金叉的失败原因在于并非标准的金叉模式。各位自己看,三段金叉发生时,年线都是下行状态而非上行。

    问题又来了,这次金叉是有效金叉吗?YES!各位自己看目前的半年线和年线,发生金叉的9.23(收盘2309点),半年线和年线都是上行状态中。接下来一个问题,有效金叉出现后市场怎么走?答案在8年前即2006年2月9日同时处于上行状态的半年线和年线金叉,当日收盘1269点。后面发生了什么应该很清楚了吧,指数从1269耗时一年9个月涨到了6124点,涨幅500%。当然,这是拉长时间看,如果看看当时的短期走势,2006年2月9日金叉之后涨到3月1日的1308点,随后展开一次单周快速下跌洗盘,低点1238点击穿金叉时的收盘点位1269点,跌破30天线。

    均线分析是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而技术分析的一大理论基石是历史会重演。事隔8年,上证指数再现超级牛市的均线信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吧!但是短期看,如果重演8年前的历史,则要注意两点,首先,8年前那段金叉随后虽然涨了近一个月,但绝对幅度却极小,仅有4%,按照9.23收盘2309看,涨4个点也差不多就是2400点,结合季线中轨在2420一线看,上2400之后确实不宜短期激进;其次,按照8年前金叉之后出现的调整,这次金叉9.23的收盘点位2309点在随后的调整中是要被考验的。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权重金融,地产,煤炭。仓位5-7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