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地位和牛熊转换

(2014-09-04 13:47:39)
标签:

股市

牛市

驱动力

决策层

股票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 彼得林奇最珍贵的一次演讲

    六、你只能在事后知道哪只股票是伟大的:

“伟大的股票永远是意外。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有谁在买入沃尔玛的时候就知道他可以赚500倍,那么我觉得他是外星人。你永远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谁是伟大的公司。”“你买入一家好公司,回顾这只股票过去8年、10年甚至12年的表现,你说,‘天啊,看看我赚了多少钱。’但是你永远无法知道未来你将赚多少,或者赔多少。你只能在事后知道盈亏。”“这和房子一样。许多人在20世纪60年代买房。卡洛琳和我就在那时以4万美元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子。后来房价上涨了很多。我们买的时候,没人告诉我们将赚很多钱。回想20世纪60年代,没人说:‘买一套房子吧,买房是很好的投资,你将赚很多钱。’你瞧,15年过去了,房价上涨了一大截。这完全是一个意外。”“然而过去四五年来,人们大量购置房产--他们的第二套住房,他们觉得他们将从中发大财。这种方式行不通。”“股票也一样。我买入了麻省的一个零售公司StopShop。当我买入的时候,它的股息收益率是7%。股票的表现平平,我当时觉得我可能会赚30%。”

4个月后,在我做了更多的研究之后,我发现该公司在收购了Bradlees之后的表现非常好。在现在这个时点上,沃尔玛仍然不是Bradlees的对手。Bradlees开始进入沃尔玛的市场。不过整个东北市场都是它们的。Bradlees是一家折扣仓储商店,现在做得很好。它们转变了Stop&Shop的经营方式,推出了超级Stop&Shop。它们做得非常好。股价在11年的时间内上涨到原来的15倍。”

“对我来说这完全是一个意外。不过公司不断变得越来越好,我也一直持有。”

 

观点与操作

1.股市地位和牛熊转换:中国股市上世纪90年代开启之初一个明确定位是为国企解困,既然要通过融资为国企解困,那么营造好的市场氛围吸引投资者加入就是一个当时的主基调,由此引发一波由初始97点开始到1429历时两年多涨幅超10倍的大牛市;而最近一波超级牛市05998起步到076124点的超级牛市同样有着明显的政策引导痕迹,即通过股改释放红利吸引资金进场做多,完成新一轮大型国企(主要是央企)的股份制改造并上市融资,进而化解当时已经极为严重的金融坏账危机。不得不承认的是:上述两轮超级牛市的内在动因并不包含通过股市的财富效应提升全民财产性收入,尽管客观上后来的牛市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但随后的快速惨烈的熊市下跌则又将财富效应打入深渊。

    我们都知道A股是政策市,最高决策层的态度对于市场长期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股市地位不断提升,则往往预示着一轮大级别行情将出现,甚至引发牛熊转换节奏和时间的改变。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近期以来股市地位不断提升。本周权威媒体新华社持续发文为股市造势,尤其罕见的是新华社题为《搞活股市至关重要》文中直接提出了“只有打造出公平公正公开、信号反应准确灵敏、人气旺盛信心充盈的股市,才能使其在资源配置的舞台上担当起主角。”---我们都知道“人气旺盛信心充盈的股市”是牛市的基本特征,具有强烈持续性赚钱效应的市场才符合这样的特征,换而言之,决策层是希望目前的市场能够完成牛熊转化并出现赚钱效应的。文中还将股市和经济转型密切关联,指出:“未来股市是“牛”是“熊”,其意义不止于市场的兴衰沉浮本身,更关系到能否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让市场真正发挥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个意思很清楚了吧,只有牛市才能帮助实体经济顺利完成转型

    新华社本周关于股市的几篇文章代表决策层的导向,我建议各位认真读几遍,这些对于指导短期操作意义不大,但对于我们认清市场中长线走势,明确战略方向则极为重要。可能有博友会问,前几轮牛市都有各自的内在主导驱动力,那么如果未来出现牛市,最大驱动力在哪里?新华社的文章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即转型。但其实还有两个驱动力,分别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引发的对A股资产配置的需求;通过大牛市完成社保基金的天量补充(未来高位必将出现国有大非减持,这个以后有时间我们专题讲)和兑现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承诺。

    上述观点希望对博友从战略角度认识市场长期趋势有所帮助,但明天或者下周是涨是跌,显然我们应该投硬币更好。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建议主板低价题材股为主。保定增,新三板,国企改革,土改重点关注;权重博弈的话适度关注煤炭,有色,券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