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均线基金强势整理底部 |
分类: 股票 |
谈股论道:中断线操作的六大规律
小幅上扬时在5日均线处吸纳
股价以小幅上扬的形式,不急不躁地沿着坚挺的5日均线爬行,有的连续收小阳,有的一会收阳一会收阴,靠近5日均线就弹升,离远便回调。可以趁缩量落到5日均线处吸纳,在没有大涨之前,不必担心会冷不丁掉下来。
5日均线弯至10日均线时介入
股价结束一波上扬,若欲再涨,有必要进行一番洗筹。这里再介绍一种中继形态,即5日均线下弯,但只是达到10日均线而已,不突破或不有效突破10日均线的向上形态。在回升前会出现地量,且准确地出现在5日均线交叉于10日均线的接触点。此时介入,效果比较明显。
用幅度化控制操作节奏
个股走势很少有一气呵成式的,大多是采取一段一段的渐进方式,其中留有调整的空当,但每段涨幅的比例几乎相等,所以可以将它简称为幅度化。幅度化控制的是尺度和斜率,幅度化在操作中的提示不能用别的规律替代,它以独具一格的形式预见新的升势来临、持续和将告一段落。比如,形态并无迹象显示滞涨时,它会提前预警:这一段涨得差不多了,快要调整了,此时便不该产生买进的念头;股价在上涨,你会担心能否继续,它会及时来安抚你:别紧张,后市还有戏;股价结束一段涨幅后整理完毕,它会及时招呼你:又要起步了,快跟上。固然这时还有别的信号和标志,但远没有它那么明显。
1.都不玩才见底?:这几年低迷A股可谓伤透了投资者的心,以至于目前主板市场一直低位徘徊,尽管估值底,政策底已经出现多时,但是增量资金就是不进场,市场也无法脱离底部,存量博弈特征极为明显。股民交易账户早有数据为证,大部分都成为僵尸账户,要么早已经深套,要么早已空仓离场。关于基民则消息不多,单上周一则消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7-18《上海证券报》报道:“跌跌不休”的A股市场,不仅让股民的交易账户降至历史低位,也让基民对新基金的认购热情降至“冰点”。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募集总规模继续下降至617亿份,而单只产品平均募集份额为6.71亿份,更跌至2004年来的近十年的新低。---看起来基民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基金发售困难重重。不过基金行业历来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现象。新基金发行遇冷可以成为市场见底的标志之一。数据也显示,多数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不少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反而是被市场所热捧的基金,有时候业绩不尽人意。经历过2007年大牛市的老股民可能应该还记得,当年基金发行极为火爆,百亿规模的基金甚至能够单日完成募集,这在今天看起来已经成为绝对的神话,现在大把的低于1亿的迷你基金存在。很遗憾:基金募集情况和基金仓位一样同样是判断顶底的重要反向指标之一。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主板或中小板低价题材股,板块环保,医药,水泥,二三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