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巴菲特新股比价效应博弈 |
分类: 股票 |
谈股论道:模糊正确远胜精确错误
每次市场大跌,就有许多投资者开始热议“抄底”,而且这似乎总是大部分投资者孜孜以求的美事。其实许多投资者之所以热衷于“抄底”,往往存在一个想当然的逻辑,即只要能在底部买、顶部卖就可以战胜市场,获得最佳投资绩效。
可惜的是,但凡“大底”真正出现的时候,却极少有人能真正猜中并热烈拥抱它。事实上,依靠投资而荣登世界首富的巴菲特,就是一个从不喜欢刻意“猜底”和“抄底”的人。
巴菲特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每一次重大危机中,当巴菲特买入时,刻意寻底的市场经常都会讥笑他“买高了”或“被套了”。但他从不会为此气馁沮丧而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他知道精确的底部根本无法预测得出,他所选择的是一个“模糊的正确”,而大部分人却自作聪明地选择了“精确的错误”。
从具体操作上讲,巴菲特并不善于“抄底”,甚至常常属于一买入即被“套牢”一族。统计数据显示,巴菲特所投资的股票有高达90%以上都是刚买入就遭遇被套,即便是被世人公认最成功的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投资,巴菲特当初在买入后不久也被套牢了30%。又比如,巴菲特1973年刚开始买进华盛顿邮报这只股票时,美国经济低迷,道指下跌了40%,华尔街的投资家们认为买入的风险太大。事实上,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两年后才回到巴菲特的成本价。可是这有什么要紧呢,华盛顿邮报后来同样让巴菲特大赚特赚,他一直持有到现在。
综合以上几例,这样耗时长久经常被套的“操盘”业绩,或许在A股市场某些快速进出的投资者看来可笑之极。但问题是,为何在习惯追求抄底的投资者看来操盘水平如此之差的一个人,最终却成为全球市场独一无二的“股神”呢?究其根源,巴菲特具有解读和把握市场长期趋势的能力。虽然他从来无法准确获知底部究竟何在,但是他往往能够把握到市场下降的趋势是否已经开始改变,之后就逐步开始进行长期的“买入并持有”,耐心等待反转上升趋势的来临。
市场的短期风云变幻莫测,底部在哪里,也许只有上帝知道。“股神”不抄底,巴菲特只追求模糊的正确而拒绝精确的错误,依靠长期持有来赢得胜利。长期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在抄底问题上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只要你能控制好自己的心理情绪,敢于在相对底部买入并坚持长期持有,就有希望在未来获得合理的回报。成功的股票投资如此,基金亦然。
1.新股比价效应的博弈机会:本轮IPO恢复后,新股的表现令人咂舌不已,绝大部分新股上来就是连续涨停,多数都已经翻倍,但绝大部分新股都是打点涨停,想买根本买不到,等涨停打开又将面临宽幅震荡的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价值确实不大。于是,市场开始寻找新股衍生的其他机会,比如参股IPO概念股。之前的景兴纸业就是这个版块的龙头,参股IPO概念股的炒作实际上已经持续了段时间,当然,这个版块后面仍然还是会有机会,只是时间节点的选择和介入需要更有讲究,比如参股公司正式获得批文,正式申购,正式上市这几个重要节点,对应参股公司的股价可能出现异动,但我们知道现在排队的几百家,轮着来,后面的炒作热度理论上应该呈现的是边际递减效应。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主板或者中小板低价股,主题投资环保(水污染治理),医药,水泥,部分二三线地产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