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异象折射A股窘境

(2014-07-02 14:34:11)
标签:

股票

新闻稿

a股

投资者

周线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如何看新闻炒股票

    在投资者所能获得的信息中,新闻稿可以说是最具有真实性、最不会欺骗投资者的信息,换言之,新闻稿实际上离真实最近,最具有可信性的。但在利用新闻稿捕捉牛股过程中,投资者也须讲究方式方法,重点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勇于买入。与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的信息不同,新闻稿由于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所以应视作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根据新闻稿大胆买股票。但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新闻稿买股票的投资者却并不多见。因为新闻稿与上市公司公告不同,它的受众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在短时间里新闻对股价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由于新闻尤其是地方小报刊登的新闻受众有限,相关股票的价格该怎么走还怎么走,殊不知,这正是投资者买入股票的绝好机会。
    
二是善于坚守。依据利好新闻买入处于低位的股票后,相关股票往往不会立即大涨,利好新闻也不会及时地在股价上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在利好新闻刊登后的交易日里,在相关股票回调过程中投资者若没有坚持当初的买入信念,未能保持足够耐心且守住股票,就会与随后该股的大涨失之交臂。所以,对于具有利好新闻的股票,投资者不仅要勇于买入而且要善于坚守,要拿得住股票。
    三是敢于卖出。随着指数和个股的不断企稳,投资者买入的股票也会随着盘整时间的增加逐渐突破盘局甚至放量大涨,整理数日后或会再起一波。此时,投资者只要不贪婪、有定力,在该股上冲过程中敢于卖出,就能将短线收益轻松收于囊中。反之,在股票急冲过程中,投资者若犹豫不决,就会错失减仓获利机会,收益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投资者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功。主要有:勤于学习,做有心人。投资者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一些有关上市公司特别是自己所关注的熟悉的上市公司新闻,只要做到处处留意、时时上心,对涉及上市公司的新闻稿特别是利好新闻稿倍加关注,就有机会发现多数投资者尚不知情、既想知道又难知道的"独家新闻":选好媒体,择优采信。
    
一般来说,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刊登的新闻真正性更强,因而可信性也更大。与此同时,要是刊登上市公司利好新闻的主流媒体覆盖区域不大,看到的人数有限,知情者不多则更应成为投资决策的首选:结合股价,综合研判。要结合股价高低、有无机构入驻、主力持仓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择股价低、有机构关照、且主力被套的品种择机买入。对于那些股价高高在上、早已脱离主力成本,且无机构进驻的品种,原则上应予回避。

观点与操作:

1.罕见异象折射A股窘境:自大盘09年见顶3478点以来,回顾历年行情,我们发现一个基本特征,即除了2011年之外,每年行情都有一段多头主导的周线级别的逼空走势出现,例如2010年的10月国庆公式,煤飞色舞拉升,带领指数从2600点一线逼空上涨创出3186高点,2012年年初见底2132点之后,煤炭股领衔强势启动,带领指数走出2132-2478点的周线级别行情,2012年年底到13年年初,在银行股带领下指数从1949点飙升到2444点,回顾这三段历史,有两个共同点,即手法逼空,呈现30度斜率上行,有明确的领涨权重板块。即便是在2011年,其实在上半年元月见底2661点之后也一路上行到4月中旬涨到3067点,只是上涨斜率不如上述三段明显,且没有显著地领涨权重板块。---我们用更加直白的话来描述,即每年市场都会有段吃饭行情,至少是周线级别的,持续时间一个月以上,指数幅度至少15%以上然而令人尴尬的是,2014年截至到现在仍然没有出现过类似上述三段历史,也没有出现和2011年上半年类似的历史。从上面分析看,除了2010年10月那波外,其余几段行情都是出现在上半年,而现在上半年已经过去,却没有出现周线级别的多头行情。

     让人觉得诡异和罕见的不仅仅是半年无行情,月线级别自从去年6月暴跌见底1849点以来,月K线已经走出13根包含线。俗话说十月怀胎,而A股上证指数这个胎已经怀了13个月却没有生产,这样的月K线组合形态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周线级别的大三角形不断收敛,已经接近末端却就是不作出方向选择。多空都在等待,谁都不愿意率先出招。

    其实A股上面的这些异象都说明同一个问题,A股病了,病的不轻。症结其实大家都知道,药方也给出了,国九条就是很好的药方,但关键是落实。如果能够在下半年落实国九条中的几个实质性利好引入增量资金,那么我们仍然可以期待下半年有一次迟来的吃饭行情。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这里我说下对新股炒作的看法,首先,我不建议投资者去参与炒新,原因很简单,你看历史上新股上市后的走势就知道,更何况目前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水平并不低;其次,个人认为抑制炒新其实很简单,直接开放新股首日涨跌幅,一步到位,这是大杀器。敢买的人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会作出理性抉择。主板或者中小板低价题材股为主要参与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