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维稳,题材唱戏
(2014-06-30 14:26:04)
标签:
题材股投资者催化权重利好因素 |
分类: 股票 |
谈股论道:如何发现刺激股价上涨的催化剂2
1、能转化为实质性的利好因素:
(1)产生收益或现金流有明显增长的预期(如10%以上的增长);
(2)产生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等有一定幅度提高的预期(如5%以上的提高);
(3)产生收购重组预期;
(4)提振投资者信心(如管理层的更换及增持股票)等等。
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利好因素,有待基本面定性分析及财务分析后才能确定,买入机会的把握还需要做估值分析。偏短线激进投资者可能看到消息刺激就采取行动,能获取短期收益的同时也承担很大风险(消息不能产生实质性利好,或主力建仓后逢利好出货等);而中长线投资者会仔细分析完后再采取行动,好股不怕等,也不是每个热点都幻想能去把握。
1、识别不是"利好"的利好简单举几个不是实质性利好的催化因素例子:
(1)行业利好政策出台,但公司相关业务规模占比很小;
(2)公司产品价格上涨,但成本上涨的比例更大或公司早已签署了大额长期合同;
(3)公司新签合同,但合同金额占年销售额的比例很小,或合同价格过低,无法产生太多利润;
(4)公司公布收益大幅增长,但增长大部分来自营业外收支;
(5)公司收购新公司,但新公司规模过小或其与公司原有业务不匹配,难以产生协同效应。
尽管上述因素也能导致股价上涨甚至大涨,但这不可持续,理智的投资者会借股价上涨逢高出货,中长线投资者也不会因此参与。
2、发生在投资者的设定投资期限内。有些行业规划政策的提出,可能两三年后才能产生明显效果。
有些催化因素属于长期影响因素,建立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社会变革趋势基础之上,对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未必是可资利用的因素。散户在这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出利好消息追高被套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原因。
上表列出的大部分催化因素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都是不可预测的(只有公布才知道,而机构则有信息渠道提前掌握并布局),这是今天之后的催化因素只有会议及展览的原因。
我们需要在消息出来之后进行分析,不一定马上做第一波上涨,待其回调后再次发酵时介入也可以,尽管成本会抬高。
真正利好因素会对股价上涨形成长期支撑,耐心等待观察有时是更明智的选择。
观点与操作:
1.权重维稳,题材唱戏:今天是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是第二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平稳收官,空头预期的钱荒没有出现,世界杯魔咒截止到目前也没有出现。随着上周四新股的正式上市,市场出现了积极的一面,即题材股全面活跃,深市再次出现涨停潮。这个现象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了,在相对低位出现这说明博弈于题材股的资金似乎并不担心大盘在这里出现系统性风险,放开膀子干。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主板和中小板低价题材股积极参与,但以短线思维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