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决战天堑,胜算几何

(2014-04-08 15:36:42)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票

谈股论道:五个核心点 学会分析KDJ指标     

    KDJ指标是三条曲线,在应用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KD取值的绝对数字;KD曲线的形态;KD指标的交叉;KD指标的背离;J指标的取值大小。

  第一,从KD的取值方面考虑。KD的取值范围都是0100,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其余为徘徊区。 根据这种划分,KD超过80就应该考虑卖出了,低于20就应该考虑买入了。应该说明是,上述划分只是一个应用KD指标的初步过程,仅 仅是信号,完全按这种方法进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损失。

  第二,从KD指标曲线的形态方面考虑。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形和多重顶()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注意,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

  第三,从KD指标的交叉方面考虑。KD的关系就如同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也有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的问题,不过这里交叉的应用是很复杂的,还附带很多其他条件。以K从下向上与D交叉为例:K上穿D是金叉,为买入信号。但是出现了金叉是否应该买入,还要看别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是在超卖区的位置,越低越好。第二个条件是与D相交的次数。有时在低位,KD要来回交叉好几次。交叉的次数以2次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个条件是交叉点相对于KD线低点的位置,这就是常说的"右侧相交"原则。K是在D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相交,比D还在下降时与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从KD指标的背离方面考虑。在KD处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第五,J指标取值超过100和低于0,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大于100为超买,小0为超卖。你可以结合其他指标一起加以判断,比如MACD指标。

 

观点与操作:

1.决战天堑,胜算几何:节前最后一篇博文《四月挑战120周线》我们谈到了股指真正的压力位在120周线,也就是60季线一线,并且从历史走势分析了120周线的战略意义。题目就是核心观点,应该是很清晰的,很多人担心之前数天美股和外围市场出现下行会影响A股,我看A股权重目前的估值水平节操都掉了一地,外面怎么走,还真不是关键因素了。120周线过去,则一马平川,很有可能出现一波加速上行,过不去,那么这波1974起步的行情只能定义为二季度的一次反抽60季线的行为,如果各位看季K线,就会发现一季度同样有一次反抽60季线的走势,即元月底的1984点到2月的2177点的反弹,其高点正好落在当时的60季线2169处不远。

   这次攻击120周线天堑,多头胜算几何呢?其实结果不用猜测,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知道应对策略和学会如何观察多空对决。策略很简单:未到60季线之前中线波段盘持仓为主(短线盘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制定,一般以10天线作为止损),到了60季线一线后,处于稳健性原则,我个人是倾向于适度降低仓位的,即轻仓看戏,看多空斗法,谁赢了咱们跟谁。多头赢了,根据市场的热点反馈重新买回筹码加大仓位跟进;空头赢了则离场观望,空仓即可。但是我不主张各位使用杠杆工具做空,原因之前说过,政策面是做空的最大风险因素。

   以周一的高点位置看,距离120周线也不算太远了,两个中阳线而已。多头要拿下来,我看有几点是要注意的。一个量能,这是基础,一定要放量,说个简单标准,要冲的话,周线量能必须持续高于今年年内最大周线量即2月第三周的6143亿。有量才说明有资金进场,不管这个资金是场外的增量资金还是场内存量资金的迁移。二是需要政策外力干预,说白了就是还需要管理层进一步释放些红利。不管是稳增长的措施,还是加速长期资金入市,或者T+0等等,120周线一线如果有个重磅政策出来,多头会减少很多压力。三是热点,主板之前炒的是河北概念,不过这个群体容量确实有限,还是需要权重中能够有一个可持续性的群体站出来,这些时,权重异动的很多,银行,地产,资源都出现过,今天是银行和券商,不过之前表现看除了地产略有点持续性外,其余可持续性不强。需要在一个权重板块中形成短期强烈的赚钱效应出来。记得2012年年初的煤炭和2013年年初的银行吧,和那个差不多就行。   

2.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120周线之前对于稳健性投资者而言都可以保持5成左右底仓仓位;其余资金可以根据盘中热点以10天线为依托进行滚动短线操作;权重注意券商,资源;从收盘看,能够跑赢指数的个股不到一半,大部分题材股受到跷跷板效应影响,不过主板和中小板低价题材股我们认为在未到60季线之前都不会出现逆势下行局面,之前我在3-27博文《分化下的均衡配置策略》一文阐述的思路各位可以借鉴来应对盘中的分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