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论道:弱市中运用“铁球效应”炒股(1)
号称世界第一的推销大师兼理财大师Z·J,在他正式退休前宣布:将在结束推销生涯的大会上奉献出成功秘诀,这一噱头吸引了全球保险和理财界的5000多位精英参加。按说他的演讲应语出惊人,但一开始却一言不发,当许多人都急于了解他的推销秘诀时,他却笑而不答。这时,全场灯光暗了下来,从会场一边出现了4名彪形大汉。他们合力抬着一个铁架走上台来,铁架下悬垂着一只银亮的大铁球。当现场“粉丝”茫然不知所措时,铁架被抬到讲台中央。
吊足了胃口的大师这时应该开讲了,但他没有。他只是走到了铁架前,朝铁球敲一下,铁球纹丝没动。全场哗然。隔了5分钟,他又敲了一下,还是没有动,听众开始坐不住了。于是他每隔5分钟就敲一下。如此持续不断,铁球还是一动不动。台下的人开始骚动,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大师还是静静地在同一个点上重复敲球的动作。最终,感到被愚弄而丧失了耐心的“粉丝”越走越多,留下来的所剩无几。终于,在不断敲击的累积作用下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一个多小时后,大力摇晃的铁球,就算任何人走上台用力去抱也不能使它停下来。最后,这位大师面对仅剩的500余人,指着转动的铁球开口说了一句话:“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以这种持续的毅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成功来临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
没有听见这句话的4500人,或许与成功擦肩而过,走向了平庸;而留下来的500人后来都成了世界各地的行业翘楚。
观点与操作:
1.回顾千点论,再看钻石底:近期关于李大霄和2132钻石底的争论挺多的。是钻石底还是暂时底,先放在一边,至少今天在创出新低的背景下还是没跌破,如果你认同目前市场处于估值底,政策底,流动性底三底和一的话,那么让我们来回顾一段7年前的历史,998点的历史大底和千点论。
2001年9月,许小年的一篇题为《终场拉开序幕——调整中的A股市场》研究报告见诸公众视野。这份报告称:目前的市场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健康的。股价下跌根本原因在于股价过高,缺乏基本面支持,以及市场的不规范操作。报告认为,指数跌到较干净的程度或许是1000点,再引入做空机制等一系列重建手段,重塑一个健康、完美的市场。之后,经过近四年的连绵下跌,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穿千点关口至998点,“千点论”最终戏剧性地成为现实。千点论当时在市场引发激烈争议,以事后眼光看,千点论却未必是赢家,原因很简单:股指虽然跌破了千点,但最低点就是998点,仅差两点,对于那些因为跌破千点就认为新一轮下跌开始的而斩仓的投资者而言,无疑将筹码卖在了最低点。还需要回顾千点论的一个细节是:跌破千点后两天,市场盛传神秘资金出手,6月8日,沪深股市跳空高开,两市大盘全天上涨8%以上。但是,“6·8”行情并未能持续。此后,“神秘资金”不断挑动人们“眼球”。7月上旬,当沪市大盘再度跌向1000点关口时,“神秘资金”再次出动,围攻以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为首的大型权重股板块,大盘也从1000点附近一路上涨至1220点附近。2005年,虽然上证综指盘中低见998.23点,但千点最后还是被多方牢牢守住,此后迎来超级牛市。
再看2132的钻石底或暂时底。斩庄以为2132只是一个绝对值,底部是一个区间概念而非一个点!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现在究竟是不是处在政策底,估值底,流动性底。如果是显然,市场底不会偏离这三个底部多远,更何况,根据历史经验,市场底一般不会偏离政策底10%,本次调整的政策底是去年10月份的2300一线,现在已经调整到政策底之下10%左右,随时见到市场底,又何必纠结于绝对底部是2132还是2310或者.....。其实股市的历史告诉我们:大多数投资者关注的点位,要么根本不会触及,要么被轻松拿下。如同05年千点论那次,确实被拿下了,但低点就在拿下处2点,历史会重演!这一次,即使2132被拿下,如果底部出现在2100-2130,那么对于那些因为跌破2132而斩仓的投资者,我们确信将重演05年千点下的瞬间悲剧!
再说一次:当前,我们需要反复思考确认的是政策底,估值底,流动性底的真实性。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478之后,在长达4年的大调整中,A股市场的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积极股市政策蓄积的多头力量正在酝酿从量变到质变。涅槃重生,本次调整的低点成为上证指数的起点,市场进入一个全新的运行周期。
2.周四关注:支撑位:2150点
压力位: 2200点
3.资金流向与AH溢价指数:超赢数据显示今日两市资金净流出25.66亿;交通工具,电力,券商板块资金净流入居前;房地产,酿酒食品,银行板块资金净流出居前。截止16:00,AH溢价指数为112.80(中线安全区)
4.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重点关注有色,煤炭,水泥,基建,601中小盘,保持高仓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