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记事图片埃及卢克索蒙农神像达尔巴赫里 |
分类: 国外旅游 |
“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没有埃及,就没有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孩子;没有孩子,就没有希望。”这是导游张学友望着尼罗河对我们郑重地叙说!14日早晨,导游在卢克索以这样的开场白引导我们对这一天的参观景点重视起来。他说尼罗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埃及人崇尚信念的生命之河!而印证这一信念最好的地方就是卢克索!她依偎在尼罗河边。
卢克索的意思是宫殿,原名叫迪比斯。迪比斯一词还表示权力的意思,实际上卢克索在古埃及时就是宗教、政治文化中心。尼罗河的东岸建有世界闻名的卡纳克神庙、神庙内有著名的方尖碑等;卢克索神庙;达尔巴赫里神庙(城堡)等;尼罗河西岸多为法老墓地。卢克索所有的神庙建筑都是在法老时代建成的,在那里的每一个景点都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
卢克索火车站并不是很大,火车站前的广场比较干净整齐。最有意思的是马车的装扮很豪华。(扫描照片)
现在的卢克索仍然是埃及所有城市中最遵守传统的城市,那里的人们崇拜尼罗河之神——环比之神。导游说,在十年前,这里还延续着法老时代传统的祭拜形式:由受尊重的一位长者根据大多数信徒选出的一个漂亮女孩,还必须是处女,按照传统将女孩打扮得无比美丽,在举行祭拜仪式时,将女孩抛进尼罗河,供奉尼罗河之神。
之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损毁严重的城堡——达尔巴赫里。来到这座城堡的废墟上,脑子里怎么也搜不出来能够对上号的知识点,只好看了再说!导游的用意在后边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浏览时将埃及历史中的断代串联了起来,让我们明白了两个神庙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它们和达尔巴赫里城堡主人的关系后,才使我们认识到这座城堡主人的伟大!
导游介绍:卢克索的达尔巴赫里城堡是埃及唯一女王赫雀瑟的宫殿。宫殿背面与一山之隔的就是著名的帝王谷。在这片焦黄的土地上,达尔巴赫里宫殿的主人赫雀瑟女王创造了传奇而伟大的历史:达尔巴赫里宫殿建于3500年前,赫雀瑟女王的父亲是因特摩斯一世平定了埃及的动乱,统一了埃及强大的政权统治。去世后,赫雀瑟的二哥继承王位,并娶赫雀瑟为妻,他二哥因特摩斯二世国王丈夫去世后,她丈夫与另外妃子生有一子,为因特摩斯三世,年纪很小;赫雀瑟就在法老和朝臣的拥戴下接替了王位,有点像我国历史上的武则天、慈禧。但是赫雀瑟比武则天、慈禧大有作为,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民政策,使埃及强大了起来!
功绩:赫雀瑟女王时期,建造了最著名的是屹立在卡纳克神庙的方尖碑。卡纳克神庙【见3500多年历史的卢克索(中)】目前还屹立着两座方尖碑,方尖碑是由花岗岩雕刻成的,碑高97英尺,重350吨,没有辅助的支柱,全靠自身的平衡矗立着,建造这两座方尖碑历时7个月。方尖碑上几乎完整保留了古埃及的征战荣誉史,赫雀瑟女王对此非常得意,并且以方尖碑为荣耀。当时,赫雀瑟曾建造了多个方尖碑,为了笼络其他国家,并显示埃及的强大,她赠送给了法国、英国、美国。但都让这几个国家自己运走,除了美国外,其他国家当时都没有能力运回国。只有美国运走了,美国从1880年初开始运方尖碑,直到当年的夏天才驶进了曼哈顿港,从曼哈顿港还专门修建了一条铁路,运送方尖碑中途又用了4个多月才到达了目的地——纽约。
卢克索神庙的正门前只剩下一座方尖碑【见古老的城市卢克索(下)】另一座方尖碑大约是在1892年埃及总督送给法国的,其实不如说是法国强行运走的。去法国旅游在在巴黎协和广场能够看到那座方尖!现在在卢克索神庙游览只能看到方尖碑的底座!
来到达尔巴赫里宫殿遗址参观的人并不多。但是此景点我认为不要放弃。(扫描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