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东风吹老碧桃花”
黎传绪
昨天,有学生发来短信,要求解答问题。
学生姓江,江西都昌县人。放假回家,读苏轼诗《过都昌》。因其中一句“东风吹老碧桃花”,晦涩难解,只好请老师解惑释疑。
东风即春风。春风能够吹“老”桃花,但是能够吹“碧”桃花吗?按照普通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会觉得苏轼的这句诗不好理解,甚至不通。
由于一时仓促,来不及细查资料,只得凭粗浅的感觉答复。
苏轼原诗:“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苏轼是“过”都昌,并没有在都昌县城逗留,所以,都昌是诗人眼里所看到的景象,“灯火楼台一万家”,繁荣而富饶。
“南山”应该是 鄱阳湖上的一个小岛,和都昌城隔湖水相望。由于湖水的相隔,南山罕有人至。但是,苏轼乘船或许停靠了南山,或许登上了南山。南山之上可以肯定的是有一片茂密的桃林,春天来了,春风荡漾,桃花盛开。
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苏轼触景生情,应该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花开花落”“果结果落”“自生自灭”“无可奈何”……
春风吹开了含苞待放的蓓蕾,春风吹老了桃花。桃花谢了,变成了碧绿的桃果……
如果一定要翻译“东风吹老碧桃花”,大概可以译成:“春风吹老了桃花,春风把桃花吹成了碧绿的桃果。”
苏轼或许是在写自己。自己就像是南山的桃花,那么茂盛,那么鲜艳,文坛泰斗,一代宗师。可惜壮志难酬,宦海沉浮,历经坎坷,一再遭贬,就像南山的桃花最终老去落下。
纯属个人见解,简单匆复,就算是完成了对学生提问的回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