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矫揉造作”而不是“娇柔造作”

(2008-11-29 20:50:37)
标签:

文字研究

杂谈

分类: 说文道字

                          是“矫揉造作”而不是“娇柔造作”
                                  黎   传  

    “矫揉造作”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可是常常有人错误地写成“娇柔造作”。本来,“矫揉造作”就是表示故意做作、很不自然。这个成语常用来描写女性,如《镜花缘》第三十二回:“她们原是好好妇人,却要装作男人,可谓矫揉造作了。”再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于是,这些人就误以为是故作“娇态”、“娇姿”,故作“柔情”、“温柔”,所以就想当然地写成了“娇柔造作”,甚至有不少人以讹传讹,直至谬种流传了。
    “矫”(jiao),是个形声字,以“矢”为形,以“乔”为声。其本义和“矢”(弓箭)有关,是古代做弓箭的一种工具。《说文解字》解释说:“矫,揉箭箝也。”古代做箭一般用木竹材料做箭杆,为了使箭杆笔直,工匠就用“矫”作加工的工具。(类似于今天铁管,细细长长,用强力使做箭杆的木竹通过铁管,使之笔直)因此,“矫”字后来就由名词被引申为动词,表示“使弯曲的物体变直”、“纠正”的意思。成语“矫枉过正”就是说:为了把弯曲的东西扭正,结果却又弯曲到了另一面。比喻纠正偏差却又过了头。现在,一些医院里设有“矫外科”,就是专门治疗那些身体某些部分出现了扭曲的患者。
    “揉”(rou)字本来是以“火”字为形符的,写作“煣”,其本义是把木条放在火上烘烤,使它弯曲。《劝学》中的名句:“木直中绳,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译:木头直得合乎墨线,但是把它放在火上烘烤使它弯曲,可以做成车轮,它弯曲得合乎圆规。)后来由于“火字旁”的“煣”字使用得比较少,所以逐渐被“提手旁”的“揉”字取代了。
    “矫”的意义是使弯曲物体变直;“煣”的意义是使直的物体变弯曲。所以“矫揉造作”是表示改变了本质、改变了本来面目、改变了本来状态,而故意做作,当然也就很不自然了。
     最后附带说明一点,“矫”字还有一个读音jiao,只有一个词“矫情”,是北方的方言,指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如:他这个人性格暴躁,太矫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丫(nga)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