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付、副的区别
黎 传 绪
“傅”字是中国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上就有这样一句“乐于时傅,皮卞齐康。”
“傅”字在古代指宰相一职,叫“太傅”,后来特指皇帝或皇子的老师。“师傅”一词就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社会上人们常把这个“傅”叫作“传字傅”,是因为它和“传”字的繁体“傳”很相似。现在,有些人为了图简单,把它写成“付”字,是完全错误的。特别是有些姓“傅”的人,本来应该为自己的姓而自豪的,可是常常把自己的姓改写成“付”,不是把自己的祖宗都改掉了吗?
“付”字和“傅”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字。付表示给予的意思,把东西给别人。比如:付出、付款、付账。成语“付诸东流”,实际上是“付之于东流”,是说把东西扔在向东流的水里,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副”字是个形声字,以立刀旁为形符,本义是用刀把一个物体劈开。因为物体劈开之后,再合拢时往往相合,所以副就有相符、相合的意思。成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说名气大了,实际情况常常难以相符。物体可以一分为二,所以副字又产生了和“正”相对的意思,表示居第二位的、辅助的。比如:副主席、副食品、副业、副标题。特别提出一点,“副作用”是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发生的不好的作用,不少人错误地写成了“负作用”。例如:这种药虽然治疗效果不错,但是有副作用。
“副”字还常用作量词,表示成套的东西。比如:一副手套、两副对联、三副象棋。有时表示面部表情也用“副”作量词。比如: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的面孔。
“付”字也可以作量词,这时它的意义、用法和“副”字完全一样,可以通用。但是,为了规范用字,我们最好用“副”字而不用“付”字。
现在有些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付”字作为“副”字的简化字来用,这是错误的。1977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第二次汉字
简化方案(草案)》,其中把“副”字简化为“付”字。由于这次简化方案是在“文革”后期匆忙公布出来的,所以有很多缺陷,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小的混乱。1986年6月,国家语委正式废止了《二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