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访莫奈花园,最令我期待的是即将目睹莫奈笔下莲花池的景色,我想印证或是体会曾多次在展览馆中看到的莫奈真迹,那些《睡莲》系列和《日本桥》的真实场景。

在花园转了一圈后,我找到了去往莲花池的入口。原来莲花池与花园是两个部分,沿着花园角落旁一个小通道往下走才是水园。

真是曲径通幽,呈现在眼前的景象与花园格调完全不同。花园里五彩缤纷,绚丽烂漫;而水园的景象却是静谧安宁,清新脱俗。

水园外围的步道两旁缀满了蔷薇和萱草,沿着步道我寻找着莲花池。

此刻,我期待着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看到一个绿色小木桥,赶快往里走。

这绿色小木桥应该是与日本桥一个系列的,但颜色似乎新了点,印象中,日本桥应该是墨绿的。

水园是莫奈描绘睡莲的主要场景,经过了精心规划和布置,它是莫奈后半生绘画创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除了画作,莫奈最为得意的就是他的花园和莲花池。
终于看到映着蓝天白云的池塘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朵孤独的白莲花。

小小的花骨朵并不起眼,只是我发现了它。

这画面,一时还无法与莫奈的《睡莲》产生联想。

接着仿佛看到了莫奈画中似曾相识的场景,眼前出现了绿色小桥和一池睡莲。

游客们或是站在桥上欣赏着睡莲,或是放慢了浏览的脚步。

这个时候正值中午,难以捕捉到早晚间的光影效果,但垂柳和莲叶的倒影仍然依稀可见。

原来这个人工池塘有好几个这样的绿色小桥,显然这不是莫奈画中最著名的日本桥。
我站在这边小桥上欣赏风景,也成了对面摄影者的点缀。

这才是莫奈笔下的日本桥,比较宽也比较长,桥上挂满了紫藤。

如果春天来这里,一串串紫藤缀满了枝头,那也是别样一番景色了。

池塘由一座座小桥隔开,周围的景色处处流露出小巧玲珑的日本园林模式。

这一片睡莲开得好旺盛,粉白相间,亭亭玉立。

池塘周围的花草更增添了整个空间的美感。

这里真是一处世外桃源,也是莫奈绘画创作的灵感之源。

莫奈每天对着睡莲与垂柳,捕捉不同时间段的光影与水影。

同一个素材,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反复描绘,才让我们得以欣赏到梦幻般的《睡莲》系列。

每当我在美术馆欣赏莫奈睡莲时,一直在想象着他的池塘,他的睡莲,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景。

莫奈创作的睡莲,既有光与影的动感,又有花与叶的主题,朦朦胧胧,极具印象派效果。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莫奈一直隐居在这里,与他的睡莲为伴。

水面上莲花朵朵,垂柳依依,莫奈画中有好多幅这样的画面。

一朵跃出水面的白莲,冰清玉洁。

暗自庆幸,此行正是睡莲盛开的时候。

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此情此景与大师笔下的画面互相融合。

莫奈在1883年迁居吉维尼小镇后,他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机。

此前,他的画几乎无人喝彩,来到吉维尼后,他的画声名鹊起,画价扶摇直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他的绘画才华。

一条小木船静静的躺在水面上,这样的画面很美。

从不同的角度再来一张。

这些睡莲很饱满,新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莫奈笔下的日本桥是这样的。

可惜这座桥下的睡莲并不多,不然的话,我想拍一张与莫奈《日本桥》相似的画面。

我在莲花池周围转来转去,舍不得离开呢!

如画般的自然美景在眼前,真让人流连忘返。

青翠的竹子,满眼碧绿。

伴随着鸟语花香,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