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卢浮宫镇馆之宝
标签:
卢浮宫雕塑爱神维纳斯胜利女神不朽杰作旅行记录 |
分类: 行行摄摄 |
周围有好几幅这样的浮雕,这是其中两幅。
走过一个通道,顶部的浮雕相当精致,方块中的花朵竟然是立体的。
进入雕塑馆,门口有四尊雕塑撑着上面的阳台,这是左边两尊。
首先欣赏到的是这尊雕像,让我感叹,这上衣和裙裾的褶皱这么自然柔软,不像是大理石铸就的。
这是拿破仑的战利品之一《带常青藤花冠、拿葡萄的美娜德》(Maenad crowned with ivy and
grapes),公元前三世纪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大约创作于一至二世纪,高度为1.76 米。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雕塑展厅。
一位少女斜卧在柔软的床垫上,姿态那么柔美,立刻把我吸引了过去。在赞叹雕塑细腻的同时,没想到她竟然是一个“阴阳人”。作品名称《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Sleeping
Hermaphroditus),古罗马二世纪复制品。
这件雕塑名为《凡尔赛的戴安娜》,公元1-2世纪作品,发现于意大利。罗马神话中的戴安娜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因此,这件雕塑又称《月亮女神》。戴安娜身旁有一只梅花鹿,她伸手从背着的筒里抽出一支箭。
一位参观者很认真的在观看说明。
阳光从这边照射进来,这些雕塑更显得洁白无暇。

小男孩眼睛盯着不该看的地方。
非常漂亮的女性头像,我拍了N个角度,感觉这张效果最好。
《蹲着的阿芙罗狄蒂》(Crouching Aphrodite),Aphrodite
即爱与美神。这是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女神右手伸向脖子后面,左手拦在胸前,造型优美典雅。

这尊雕塑姿态很美,光线是从后面而来,经由地面反射在人体上,效果很好。
参观者都很认真地欣赏着每一尊雕塑。
这件作品应该很有名,可惜忘了拍下标题。
墙面上精美的浮雕。
还有这一尊,也忘了拍标题,可能与前面是一个系列的作品。
他们在看解说,而“他”似乎在看着他们。
几尊头像,有残缺的,也有完整的。
终于看到了卢浮宫最著名的镇馆三宝之一《米洛的维纳斯》(Aphrodite de
Mélos),这尊古希腊女神雕像是在1820年希腊米洛斯岛上被发现的。当时就引起了轰动,法国人和希腊人争相购买。1821年里维埃侯爵(marquis
de Rivière)作为礼物馈赠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随后国王将其送给卢浮宫博物馆,这件作品从此便声名远扬。
维纳斯高贵优雅的体态以及谜团般的身世,令众人为之倾倒。这座雕像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最杰出的作品,虽然雕像的双臂一直未能找回,也曾有许多艺术家试图为维纳斯增添双臂,但都成为败笔。
维纳斯的残缺之美为她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半裸的上身丰满匀称,脸部表情温和柔美,她被认为是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Aphrodite),而维纳斯(Venus)是古罗马人赋予女神阿弗洛狄忒的称谓。
《维纳斯》雕刻材质为帕洛斯岛大理石,整个雕像由两块大理石于裙裾部位拼接而成,高度为2.02米。女神高傲端庄的站姿;裸露光滑的肌肤;匀称柔和的轮廓;淡定从容的表情以及精致发型的刻画,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这是一边看到的一些雕像局部,在玻璃橱窗里。
雕塑馆顶部的装饰。
这也是挂在墙上的雕塑,名为《半人马亵渎一位拉皮斯女人》(Centaur raping a Lapith
woman),公元前447—440年的作品,来自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Parthenon)的南墙。
卢浮宫展厅四通八达,顶部的装饰美极了!
一幅精美的油画镶嵌在顶部金碧辉煌的画框里,四周还有浮雕。
这些浮雕都很精致,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姿态。
抬头看着这些装饰,真是挪不动步子。
接着我们要去另一个展厅。
卢浮宫雕塑馆非常有气派,这是我在楼梯上拍的。

从一楼雕塑馆上来,二楼是绘画馆。

我们要去欣赏另一尊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也是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的《胜利女神》。

无论哪个角落,卢浮宫都充满了艺术感,看这地毯上的画。
在楼梯上已经看到了《胜利女神》的雕像,参观者都在朝着这个方向涌动。
它被放置在二楼一个很显眼的通道口,便于参观者寻找。
这件古希腊雕像在1863年爱琴海东北部萨莫色雷斯岛上被发现,最早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并加以改造才得以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少头和双臂。
几位美少年在这里看介绍:公元前190年左右,为了纪念一次海战胜利,在萨莫色雷斯岛的一座神庙前竖起了这尊雕像。女神迎着海风,张开华美的翅膀,好像就要拥抱上岸的英雄们。
欣赏了《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后,下楼继续参观。
这座楼梯很漂亮哦,叫做莫里恩楼梯(Escalier
Mollien)。

赞叹这卢浮宫处处精美绝伦。

从那座豪华大楼梯来到了另一个雕塑展厅。

这是另一尊,应该出自一位雕塑家之手。
这里有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与《垂死的奴隶》。1505年,米开朗琪罗被教皇招到罗马为他建造陵墓,米开朗琪罗为陵墓创作了几件雕塑作品,这是其中的两件。
这两件雕塑既表现了奴隶遭受折磨的痛苦,又刻画了他们试图挣脱束缚的抗争,反映了米开朗琪罗对奴隶的同情心,也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
这尊黑色雕塑没看清什么内容。
不知道这黑色的雕塑是什么材质。

展厅两边摆放着小巧玲珑的雕塑,中间是大件的作品。

这尊铜质的头像很精致。
这也是铜质的。

雕塑材质以大理石居多,也有铜和象牙。
古代女性的胴体被雕塑家刻画得相当圆润光滑。
镜框中的小男孩。
这件雕塑比较大,应该是很有名的,遗憾没有拍下标题。
男子的身体也被雕刻得如此柔美。
这些小雕塑很细腻,也在玻璃橱中。
《宁芙与蝎子》(Nymph with scorpion),作者巴尔托利尼(Lorenzo
Bartolini,1777—1850)。作品蕴含着一个神话故事,但作者把人物平民化,就像一个邻家少女,不小心被蝎子咬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痛苦的表情。
这件雕塑是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安东尼奥·卡诺瓦(1757—1822)的作品《丘比特与普赛克》(cupid and
psyche),又名《爱神吻醒普赛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这件作品都很完美。
大理石基座上站着一位男子,裙裾下摆的花纹好像是绘上去的。
从这个展厅出来,又去了一个展厅。
这里都是很大件的作品。
展厅的顶部又换了一种风格。
有人喜欢与雕像一起拍照,瞧那深蓝T恤的男子。
也有人细心揣摩着雕像的含义。
女子的胴体被雕刻得相当匀称,惟妙惟肖。
另一尊让我喜欢的头像安提诺乌斯(Antinous),古典神话中的人物。
精美的浮雕,里面蕴含着故事。
由于参观时间有限,导游不会让我们再继续参观,只能在这里看一眼了。

这里不乏著名的雕塑精品,隔着玻璃窗浏览了一圈,只好带着遗憾告别了卢浮宫。。。

加载中…